康熙帝移駕暢春園避暑理政,京城的權力中心也隨之北移。°t新e′完/?本¥@@神¢站[#>>/更2.新|最!£?全??
作為年富力強、辦事勤勉的皇子,胤禛被委以數樁緊要差事:
督辦漕糧轉運、核查京畿水利、兼理部分旗務。
這些差事繁雜瑣碎,樁樁件件都需他親力親為,容不得半分懈怠。
暢春園與京城之間有些距離,胤禛每日奔波兩地,就是嫡子弘暉都顧不上教導,更何況小姜軍這個流落在外的兒子。
且,廢太子一事后,他的心思被太子察覺,太子如今對他諸多防范,老八一黨諸多謀劃設計,實在分身乏術。
而清遠鎮的姜瑤。
給姜翠山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壽宴,就繼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只是,今年注定不是個太平年,姜翠山壽宴不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如同冬眠己久的毒蛇,突然來襲!
二姐夫李明遠來傳消息時,姜瑤還有些懵。
“疫病?”聽到這兩個字,她的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可怕的畫面,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
等她回過神來,心中便涌起了一陣深深的無奈。
他們這些平民百姓,平日里雖然生活艱苦,但只要勤勞肯干,總能勉強維持生計。
然而,一旦遇到天災,尤其是疫病,那簡首就是滅頂之災。
旱災、水災雖然也會給生活帶來困難,但至少還有一些應對的方法,比如節約糧食、尋找其他水源等等。?k!a^n+s!h`u~d·i/.·c¢o?m′
可是疫病呢?
在這個醫療條件如此落后的大清,沒有疫苗可以防范,每次疫病爆發,都如同一場噩夢,無情地奪走無數人的生命。
感染上疫病就意味著死亡。
一人感染,全家死絕!
姜瑤不清楚清遠鎮是否有人己經感染疫病,但封鎮的告示貼在了鎮口的石碑上,持刀的衙役面色凝重地守在關卡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愈發炎熱,再加上現在是雨水多的時節。
姜瑤深知,這樣的天氣對于疫病的傳播來說,簡首就是天然溫床。
她耳邊不禁想起姜翠山和王氏說的,一個鎮的人因為感染疫病,無一人生存的事,那些可怕的癥狀和高死亡率讓她不寒而栗。
她暗自慶幸,自己一家遠離人群居住,與外界接觸較少,相對來說被傳染的可能性應該會小一些。
只是,姜瑤還是覺得不安全,看著在院子里瘋玩,無憂無慮的小姜軍,和愁眉苦臉的爹娘,姜瑤決定帶著全家回靠山村避難。
那里人煙稀少,村里人基本不出村,也沒有外人進去,被感染的風險會降低許多。
幾天后。
姜瑤把家里的鑰匙交給二姐姜蘭,帶著爹娘和一群孩子準備回靠山村。
“二姐、三姐,你們也和我們一起回靠山村去,這疫病可不是說了玩的。′e/z-l^o·o_k\b,o\o/k/.¨c!o`m′”姜瑤勸道。
姜蘭摸了摸三個兒子的頭,叮囑道:“去了村里,要聽外祖父、外祖母還有小姨的話,別搗蛋。”
見幾個孩子點頭,才轉身對姜瑤笑道:“我和你三姐都搬到家里來住了,你就放心吧,我們聽你的絕對不出門,肯定會沒事的。”
“就是,我們都是有福氣的人,肯定會沒事的。”姜竹拿著帕子擦眼淚哭戚戚道。
李家二老有些舍不得幾個孫子,但也知道遠離人多的地方對他們好,“親家,大恩不謝!”
張鐵錘父子話不多,只是把準備好的弓箭還有許多獵刀遞給姜翠山。
既然勸不動,姜瑤也不再多,聽說隔壁鎮上己經有人感染疫病,時間緊張。
再說,去到靠山村也不是萬無一失,姜瑤也就不強求!能不能在這場疫病中活下來,全靠運氣了。
暢春園胤禛臨時書房。
窗外雨聲淅瀝,敲打著暢春園精致的琉璃瓦。
書房內燭火通明,驅不散連日陰雨帶來的潮濕與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