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金節臨近,京城里的滿人氛圍明顯濃烈起來。*i^a
*l,a,i.s,k/.?c.o?m¢
但對姜瑤這樣的漢人來說,感觸并不深。
在她看來,這就是個少數民族的狂歡日。
只是,在這個時代,這個民族成了這個國家的主導,他們定的各項規矩還有任何活動都能影響到普通百姓。
雍親王府這些時日也是熱鬧的。
就是她偏遠的靜心齋都被布置了一番,屋子看著都喜慶不少,可見滿人對這個節日的重視。
在清遠鎮時,頒金節無非就是鎮上的滿人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聽戲、跑馬、打獵,熱鬧是熱鬧,但遠沒到這般需要嚴陣以待的地步。
不過,那些熱鬧,和當時普通老百姓的他們關系并不大。
普通百姓一年到頭為生計奔波,能安心歇幾天吃頓好的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才會歇一歇,哪像滿人還有這些皇親貴胄,過節搞出繁復的流程和盛大的宴會。
不過,對于姜瑤來說,每年這個時候,是她小金庫進賬最多的時候。
來找她預定野物的人,都能排起隊來。
這段時間,她基本不回家,就在上山打獵上山住,每天的獵物送到靠山村,他爹姜翠山去接回。
今天忽然這樣閑下來,她還有些不習慣!
不過,看雍親王府嚴陣以待的架勢,皇宮肯定更加隆重。
她不清楚紫禁城里辦頒金節是怎樣的光景,便問了嚴嬤嬤。
嚴嬤嬤仔細回稟:
“格格,宮里規矩大。
咱們王府里,有資格進宮赴宴的,只有王爺、福晉、李側福晉,以及府里大格格和三位小阿哥。”
說完這話,嚴嬤嬤看姜瑤無所謂的表情,心里一緊,話鋒一轉,聲音帶著勸解:
“格格,這次不比南苑,宮禁森嚴,身份核查極嚴,您……”
嚴嬤嬤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您就算有通天本事能溜進去,但王爺和福晉若不幫著打掩護,加上您之前鬧出的動靜,一旦被發現,沒事也能變有事,實在沒必要冒險。`咸′魚^看+書/罔¢¢追*蕞*新-章,踕?
姜瑤點點頭,看嚴嬤嬤小心翼翼的神情,就知道她想什么,笑道:“嬤嬤放心,這次我不去!”
她本來也沒想進去。
弘晙是胤禛的兒子,以后這種場合多了去了,她不可能次次都跟著護著。
有些路,必須得他自己去走。
況且,進宮赴宴而已,大概率沒有生命危險,最多就是被些勢利眼或看他不順眼的人陰陽怪氣幾句。
但這些對于她那個神經比水管還粗的弘晙來說,估計跟耳邊風差不多,左耳進右耳出,壓根不往心里去。
說不定還以為別人夸他呢!
不過,知己知彼總沒錯。
眼下,正好有三個現成的小向導。
弘晟、弘昇,還有后來加入的弘暄,這幾個小子起初只是為了學“武功”才天天往靜心齋跑。
知道了姜瑤的真實身份后,心里其實別扭過一陣子。
但相處下來,聽弘晙吹噓他額娘在清遠鎮的豐功偉績,還有他的瀟灑生活,以及他帶著小弟做過什么事。
把三個沒玩過,經歷過的小阿哥給饞得不行,再加上親眼見到姜瑤耍了一套紅纓槍后,那英姿颯爽、與南苑救人的身影逐漸重合時,那點別扭早就被崇拜取代了。
姜瑤在他們心里,不再是“四叔后院的格格”,而是講義氣、有本事、不拘小節的——“耀哥”!
一聽姜瑤問起,他們每年頒金節,在皇宮的流程時,三個小家伙立刻挺起小胸脯,七嘴八舌、爭先恐后說起來。
他們也要讓弘晙羨慕羨慕才行。
“小四嬸放心!
進宮后我們肯定照顧好晙弟弟,帶著他一起玩!”
“對對對!
早上進去,我們先跟著額娘去后宮給皇瑪嬤請安!”
“皇嬤嬤會給我們好吃的!”
“等皇瑪法帶著阿瑪還有宗親、王公大臣他們祭拜完了,大家才會一起去宴廳那邊!”
“宴廳可大了!
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還有表演!
打拳、布庫,還有文人念酸詩!”
“晚上還有晚宴,更熱鬧,有煙花看!”
三個小家伙把自己知道的、經歷過的,像倒豆子一樣全說了出來。?j!i.n-g?w+u\x¢s-.^c′o′m/
嚴嬤嬤在一旁補充了一些禁忌,比如在那些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亂指亂摸、不能跑跳沖撞等等。
姜瑤聽完,心里頓時踏實了大半。
哦,鬧了半天,就是換個更高級、規矩更多的地方吃喝玩樂看表演唄?
本質上跟現代窮人家過年就在家吃頓好的,富人家則要搞派對、請明星表演一樣,都是豐富娛樂項目。
她摸著弘晙的小腦袋叮囑:“聽見沒?
進去后就跟著你嫡額娘,少說話,多吃飯,多看表演。
別人不招惹你,你就乖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