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額娘只養我和爺爺奶奶,都覺得很不容易很辛苦。
當初我爺爺為了養我額娘還有姨媽她們,上山打獵,腿都受傷了,現在走路還會疼呢。”
他頓了頓,用那雙純凈無比的眼睛望著康熙,繼續道:
“那皇爺爺你要養這么多人,管這么多事,豈不是更不容易、更辛苦嗎?”
弘晙把他問姜瑤什么皇上,為什么爺爺不是爺爺?
姜瑤回答他的話照實說了。
轟——!
這番話如同驚雷,在每個人的心頭炸響!
整個大殿廣場上的人,身軀都是猛地一震!
那些原本準備看笑話、看雍親王家這個“野孩子”出丑的人,臉上的譏笑瞬間僵住,如同被無形的手狠狠扇了一巴掌!
所有目光,震驚的、復雜的、難以置信的、甚至隱隱有些羞愧的,全都聚焦在那個只有四歲、身形尚小、卻語出驚人的孩童身上。
弘晙說完,見康熙只是愣愣地看著自己,久久不語,還以為皇爺爺是太難過了。
他想了想,又揚起一個燦爛的、充滿安慰意味的笑容,用清脆稚嫩的聲音,無比認真地說道:
“皇爺爺,你也不用急,也不用覺得太辛苦。
等我們長大了,我們也可以養你!
就像我額娘養我爺爺奶奶一樣!
真的。”
康熙只覺得心臟像是被什么東西狠狠撞了一下,一種酸澀又溫熱的情緒瞬間涌上眼眶,被他極力壓下。
他執政五十年來,聽過無數歌功頌德、阿諛奉承,聽過“萬歲”,聽過“圣明”,卻第一次,有人用最樸素、最真誠的語。
不是把他當作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當作一個需要被體諒、甚至需要被“贍養”的普通老人。
也是第一次,別人當著他的面說他會老,他卻一點也不生氣。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這民間最質樸的孝道傳承,從這個孩子口中說出,卻在這個充滿權力算計的宮廷盛宴上,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
康熙站在高高的御階之上,目光緩緩掃過下首的兒子、孫子,以及那些戰戰兢兢的朝廷重臣。
許多人下意識地避開了他的目光。
許久,康熙才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依舊一臉坦然、仿佛只是說了句平常話的弘晙,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難以喻的力量:
“弘晙,方才那番話……是誰教你的?”
弘晙歪了歪頭,更加不解了:
“皇爺爺,這還用教嗎?”
他的小臉上滿是“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的表情,
“我額娘說,爺爺奶奶養她小,她養爺爺奶奶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皇爺爺你養我們大家,那我們以后長大了,有能力了,養你老,不是很正常嗎!
“好!!!
好一個,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弘晙你不錯,你額娘...亦不錯!”
康熙猛地提高聲音,語氣中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和感慨,他環視全場,聲音如同洪鐘,“你們都聽到了嗎?!”
“臣等/兒臣/奴才聽到了!”
整個廣場的人如同被驚醒一般,齊刷刷地跪倒在地,聲音震天響。每個人的心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好!”
康熙重重說了一個好字,臉上的神情復雜難辨,最終化為一聲長嘆,對李德全吩咐道:
“李德全,把幾位小阿哥好好送回去。桌上的菜若是涼了,就讓御膳房立刻端回去熱,務必讓小阿哥們吃得熱乎,莫要吃壞了肚子。”
“嗻!”
李德全躬身應道,態度比之前更加恭敬小心。
康熙的目光最后落在依舊跪著的胤禛身上,神色復雜,良久,才緩緩道:
“老四,你倒是撿了個便宜,得了個孝順兒子。”
胤禛心頭巨震,連忙叩首:“叩謝皇阿瑪,這是兒臣的福分!
弘晙年幼無知,沖撞圣駕,是兒臣管教不嚴之過,回去必好好教導他規矩!”
“起來吧。”
康熙揮揮手,語氣聽不出喜怒,“童無忌,赤子之心最是難得,他這樣就很好。”
胤禛這才松了口氣,起身時,發現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他心情復雜地看向那個已經被李德全領著往回走、還一步三回頭看兩眼他的弘晙,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么好。
他萬萬沒想到,姜氏平日里那些看似不著調、甚至有些“離經叛道”的教導,竟會在今日這等場合,以這種方式,帶來了如此意想不到的結果。
姜氏除了規矩上差了點,其他的皆不錯,弘晙就養得不錯,胤禛想著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
而廣場上的其他人,看著弘晙小小的背影,心情更是復雜難。
誰能想到,一個從鄉野接回來的、曾被他們暗中鄙夷的“野孩子”,竟能說出這樣一番直擊人心的話,讓皇上都為之動容?
雍親王這次,可真是……因禍得福?
還有那個鄉野村婦,竟這般有見識,能將孩子教育得如此……特別?
難怪雍親王能不顧身份,要把人接進府了。
經此一事,再無人敢小覷雍親王府這位新回來的三阿哥弘晙,也無人敢再質疑那姜氏鄉野農婦的身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