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凍結...”
聽到安格洛夫的所說的話,艾薩克微微蹙起眉頭,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抬頭看向頭頂已經暗沉下來的天空,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
“環球生態系統!”
環境氣溫下跌至-30°,這個溫度對于人類來說已經可以算的上是嚴寒,可對于廣袤且波濤翻涌的大海來說,即便能緩慢的凍結也需要極長的時間。
可現在安格洛夫卻說整個大海平面被凍結,這個超乎常理的情況,在艾薩克。的認知當中只有一個東西能做到。
即便他到現在也不清楚,所謂的環球生態系統長什么模樣,可其展現出來的能力,卻真正讓他意識到什么事科技改變大自然。
“城里的房子住的下嗎?”
這些紛雜的念頭只是在艾薩克的腦海中轉瞬即逝,雖然知道一切起因是環球生態系統,可僅憑他現在的能力根本無力,很快就將注意力著眼于當下。
“要是難民的人數太多,對微光之城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克拉格說,只有大概六七十人踏著漁船來到北方大陸的沿海岸。”
目光不經意的看了眼周圍,安格洛夫打開了工作站邊為埃德溫準備的棚屋,進入其中隨意的找了位置坐下,等到大門重新閉合后這才繼續說道:
“沿海岸邊剛好有一處帝國的能量塔,位置非常的顯眼,那些靠近沿海岸的難民先跑到了那邊去,結果被那里的帝國士兵給逼退,還死了幾個冒頭的。”
“克拉格從遠處觀察了能量塔聚居地的內部,那里的情況看起來不太好,整個聚居地就有至少兩三萬人,雖然也在盡力的發展,但仍有不少人還睡在冰冷的地面上,每日有不少人外出狩獵,卻看到幾個溫室,看起來龐大的人口數量好像要把他們壓垮了。”
“不應該吧...”
沒想到沿海岸邊能量塔聚居的狀況會如此衰敗,埃德溫實在有些無法理解,低聲問道:“帝國方面應該是有留下相應的建設和生存物資的吧?”
這些信息也只是偵察隊遠遠的觀察到的,具體情況如果不深入其中誰也不清楚。
“那么那些難民,是被引到這邊來了?”
比起沿海岸能量塔聚居地的情況,艾薩克關注的目標反倒是那些難民。
“嗯,亞森·赫伯特趁機混到了難民的隊伍里面,向他們透露了我們的方位,依照他們腳踩至少需要三四天。”
安格洛夫點了點頭,吸收來自外界的難民,這本就是微光之城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
“所以要建設一個調度站,朝著沿海方向設立幾個哨站,引領這些難民朝著微光之城移動。”
“那就要把控好度了。”
摸了摸自己長了胡茬的下巴,艾薩克喃喃道:
“隨著大海被凍結,一道比直的大道出現,成群的難民必然接踵而來,而隨著大海被凍結,遠洋的船只已經無法行駛,駕車和徒步成了唯一的選擇。”
“隨著時間跨度的拉扯,前行的隊伍勢必出現快慢,加上從沿海岸到微光之城的距離,這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如果我們能把握好這個時間差,就能接連不斷地吸收難民,讓微光之城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
聽到艾薩克所,甭說是安格洛夫就連不管理事務的埃德溫也不由得心里一動。
接收一批難民,微光之城快速進行消化,隨后立刻無縫銜接下一批難民,這種緩慢的消化對微光之城來說簡直不要太舒服。
對于以后的發展來說,也是大有裨益,可以說是最為理想的局面。
而若是真的一次性擁擠來一兩萬難民,以微光之城目前的體量,甭說什么消化不良,恐怕直接會被撐破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