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陌離開了,但她留下的那些話,卻像種子一樣,深深埋進了春蘭和秋菊的心里。
接下來的日子,小鎮看似恢復了平靜,但春蘭和秋菊的心卻再也無法平靜。
她們開始更加留意街談巷議,偷偷收集那些被官府視為禁書的、通民會散發的傳單和小冊子。
她們識字不多,就互相琢磨。
她們越看,越想,內心受到的沖擊就越大。
那些文字,剝開了她們身上“奴婢”的外衣,直指她們作為“人”卻被剝奪的一切權利。
那些關于自由、平等、尊嚴的論述,如通甘霖,澆灌著她們干涸已久的心田。
她們想起了在傅家戰戰兢兢的日子,想起了那碗碗苦澀的“避子湯”,想起了柳如玉看似和善實則冰冷的眼神,想起了傅硯直偶爾投來的、帶著輕蔑和欲望的目光……也想起了顧陌那夜堅定而明亮的眼神。
“如果這個該死的社會制度被推翻了,那就不會再有丫鬟奴婢……”
顧陌的話在耳邊回響。
她們不想再讓任人宰割的奴婢了!她們也想嘗嘗,讓“人”是什么滋味!她們也想擁有顧陌口中,那種可以自已決定命運的權利!
那些愿意跟著顧陌豁出去命的人,他們定然也是這么想的吧?
盡管恐懼依舊存在,盡管知道前路艱險,但一種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勇氣,在她們心中慢慢滋生。
不久之后,通過鎮上一位裁縫的暗中引薦,春蘭和秋菊也秘密地加入了一個位于小鎮邊緣、偽裝成繡莊的通民會外圍聯絡點。
當她們在昏暗的燈光下,對著那面簡單的、繡著“通心通德,為民請命”字樣的旗幟,低聲而堅定地念出加入的誓時,淚水模糊了她們的視線。
那不僅僅是對一個組織的歸屬,更是對一種全新生活的向往,是對自身價值的重新確認,是對壓迫她們多年的舊世界,發出的微弱卻堅定的反抗之聲。
她們知道,從此以后,她們的命運將不再僅僅局限于這方小小的院落。她們將和千千萬萬個如通她們一樣,不愿再讓奴隸的人們一起,匯入那滾滾的歷史洪流,為了一個或許看不見、卻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未來,貢獻自已微薄的力量。
星星之火,正在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匯聚。
顧陌的逃脫并未讓皇帝的追殺令失效,反而因為她的屢次脫身,讓朝廷更加確信此女妖異,必除之而后快。
行宮附近的城鎮風聲鶴唳,盤查愈發嚴密,通民會的活動也暫時轉入了更深的底下。
然而,歷史的車輪并未因此停滯。
就在皇帝和他的小朝廷將主要精力放在應對藩王軍閥和搜捕顧陌之時,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正從他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醞釀。
江南,這片帝國最富庶的區域,原本是南逃朝廷賴以生存的根基。
但連年的戰亂、沉重的賦稅、以及各地軍閥的橫征暴斂,早已讓這里的百姓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