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人之間,發生的故事越來越多,梁山伯一直沒發現祝英臺是女兒身,氣的臺下的觀眾直跳腳。
“真是荒唐,你是瞎子么,不知道他是女兒身?這都看不出來?”
“閉嘴,這是戲曲演出,不是你家炕頭,再敢吵吵就打人了!”
很多觀眾已經入戲,這種演義又有唱腔,在魯國少之又少,也吸引了大部分的目光,為梁祝的故事發展而心情七上八下。
戲臺無時辰,很快到了身份揭秘,梁祝私定終身的戲碼。
梁山伯因祝英臺被罰,在雨中站了許久,受了風寒,躺在床鋪瑟瑟發抖。
祝英臺看到梁山伯生病,她細心照顧,端著一碗熱湯藥,手忙腳亂的給梁山伯喂藥。
自此以后,二人的感情愈發嚴重,只要有梁山伯的地方,就有祝英臺與之相伴,二人形影不離。
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長,轉機出現。
祝英臺收到家里來信,催她回家。
這段時間相處,兩人早已心生情愫。
英臺要辭學歸家,梁山伯追逐十里,火急火燎趕來。
兩人情感爆發,祝英臺主動擁抱梁山伯,并且表明心跡,主動說出自己是女兒身。
梁山伯內心悸動,顫抖著雙手輕輕環住祝英臺。
“我早知你是女兒身。”
山中大雨傾盆,二人躲在馬車中避雨,猶如干柴與烈火。
二人終于控制住不內心的情愫,沖破世俗禁忌,打開了情感最直白的交流。
待到雨過分別時,祝英臺對梁山伯深情說道: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家里讓我趕回去,是把我許配給別人,但我絕對不會嫁給別人,你一定要來我家提親,我等你。”
梁山伯重重點頭,發誓道:
“你放心,待我考取功名,許你十里紅裝。”
這一幕結束,臺下觀眾又不淡定了,吵鬧不休,爭吵不斷。
“沒有父母之命,沒有媒妁之,這兩人就是在胡鬧!”
“哎,一對苦命的鴛鴦,婚姻大事豈能由他們做主,真是太過兒戲。”
戲臺上。
梁山伯不負眾望,考取功名,換上一身官服前往祝家提親。
巧遇聲勢浩蕩的馬太守家的聘禮車隊。
梁山伯望著奢華的綾羅綢緞,金銀財寶,心中五味陳雜。
回頭看看自己帶的寒酸聘禮,躊躇不前,完全沒有可比性。
潘安把這段演繹的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誰看了都覺得他就是梁山伯本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