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多軍隊及二千多被俘虜的牧民,還有十多萬頭牲畜,廣泛的分散在了這條東西向的河谷草原上。當然,最為精銳的三千察哈爾鐵騎和林丹汗的王帳還是較為緊密的駐扎在圖拉河的南、北兩岸。
林丹汗帶著塔什海、寨桑祁他特車爾貝等2千人駐扎在圖拉河北面的臺地上,被明帝稱之為蒙古第一勇士的貴英恰則帶著近千部屬駐扎在南面的平原上。顯然,即便是在出征漠北之后,林丹汗同這位妹夫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好轉。
應該來說,整個突襲剛開始的時候,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雖然這些女真白甲護兵在生活上已經不能和女真崛起時那么吃苦耐勞,但是在作戰的技能和裝備上,卻并不曾落后那些女真崛起時的將士。
豪格身先士卒的表率,更是激發了部下們作戰的熱情。轉眼之間,先頭部隊就掃平了通往圖拉河營地的通道,那些分布在豪格進軍通道上的營帳內,里面的察哈爾人還沒能從溫暖的被褥里起身,就已經被踐踏成泥了。
女真人的軍隊只有在圖拉河南岸才遇到了成建制的抵擋,通過和明國皇帝的結交,貴英恰所部不僅全面裝備了甲胄和優良的武器,還獲得了一批火槍。正是憑借著這批火槍,才使得聽到大隊騎兵來襲的馬蹄聲和部眾的慘叫聲而起身的貴英恰,可以命令部下依靠自家帳篷前的輜重車輛作為盾牌,組建了一個小小的方陣,以阻止女真先頭部隊的繼續進攻。
貴英恰一邊號召那些找不到坐騎的部下向自己的帳篷靠攏,一邊派人向北岸的林丹汗求援。雖然他不明白女真人怎么會出現在這里,但是貴英恰卻認為女真人不可能在這樣的季節動員大批人馬越過半個漠北前來攻擊這里。
因此只要林丹汗能夠及時把北岸的人馬集結起來,就能擊退這只偷襲的女真部隊。而分散在各處的察哈爾部人馬,也能夠及時回援,說不好還能全殲這只女真部隊。
在貴英恰的鼓舞下,駐扎在圖拉河南岸的直屬部下,和一些散落的察哈爾部眾開始慢慢鎮定了下來。雖然被女真騎兵驅散,但也沒有繼續往遠處逃亡,反而試圖向貴英恰所在的帳篷集和。這使得貴英恰身邊的部屬由不足百余人,漸漸壯大到了300余人,原本簡陋的方陣也開始變得有模有樣起來。
豪格親自帶兵沖殺了兩次,也沒能擊破這個仿照明軍車陣設立的小方陣,倒是讓自己的部下在火槍下損失了十多人。當圖爾格趕到此處時,便立刻意識到圖拉河南岸這個小方陣是一時難以攻下了,畢竟在漠北草原度過了半個多寒冬后,精銳如白甲護兵,此時的體力也有些難以為續了。特別是那些戰馬,大多已經掉膘,負擔不了幾次激烈的沖鋒了。
圖爾格阻止了豪格的蠻干,下令部下驅散向貴英恰方陣靠攏的蒙古人,自己則準備帶著一半人繼續沖擊圖拉河北岸的蒙古營地。就在這個時候,多爾袞已經帶著后備軍隊沖了上來,他對于圖拉河南岸的蒙古小方陣不屑一顧,毫不遲疑的率領部下跨過了圖拉河,沖向了對面臺地上的蒙古營地。
就在圖爾格、豪格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隊伍跟著多爾袞向北面沖鋒時,多爾袞的親信帶著他的口信來到了兩人身邊,向著兩人質問道:“墨爾根戴青問,你們究竟還在等待什么,留下一小隊人馬看住這里,所有人都去進攻,只要抓到了林丹汗,戰爭就結束了…”
正如多爾袞所判斷的一樣,這只軍隊的核心只有一個,就是林丹汗自己。貴英恰的勇猛雖然能夠激勵周邊的蒙古人奮勇作戰,但是當河谷內正在集結的蒙古人看到,他們奉為神靈一般的林丹汗并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樣,豎起自己的旗幟和女真人死戰等待他們的援救,而是如同一只兔子一般,在女真人的隊伍沖上臺地前就向西面草原逃亡之后,所有人就頓時四散而去了。
林丹汗最終還是逃脫了女真人的追擊,但是他率領進入漠北的大軍,卻在這一仗里全軍覆沒了。塔什海、寨桑祁他特車爾貝等蒙古親貴向女真人投降,貴英恰見事不可為,便帶著數百親信部下逃向了東面的綽克圖汗的冬營地。
女真人俘獲了七、八千蒙古人,還有八、九萬牲畜。只是在這樣的天氣里,多爾袞也不敢盲目的深入大草原繼續追擊林丹汗。他只能以主力駐扎在河谷內,并派出一些精干的小隊伍去追擊林丹汗的蹤跡,并派人去尋找邀請外喀爾喀右翼諸部臺吉,一是幫助抓捕林丹汗,二是前來同他會盟。
在三月下旬,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終于得知了后金軍隊突襲庫倫,察哈爾軍大敗,林丹汗下落不明的消息。他們又是歡喜又是擔憂,三汗趕緊各自帶著數千騎兵向著庫倫趕了過去,一是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徹底解決左翼綽克圖的威脅,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夠保住林丹汗的性命。
不管他們心里有多怨恨林丹汗,但是只有林丹汗還活著,蒙古才能維持形式上的統一,而不至于四分五裂開啟內部混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