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修建皇宮,以承包的方式修建,三年時間足夠他修建一座紫禁城!
  當下最重要的,還得是貨幣制度。
  他將整個永安城里的權貴給掏空了,要是不趁機改革貨幣制度,那這些金銀要不了多久,就又要散發出去。
  想到這,陳堯拿出一份折子遞給陳儒。
  陳儒接過之后,微微看了眼,然后說道:“君上放心,眼下鑄錢司已經鑄就價值兩千萬兩白銀的銅錢,到時候只需將那兩千萬兩白銀封存國庫,自然就亂不起來。”
  “還要制定相關貨幣律法,我大明控制的疆域之內,所有已經完成了變法的州郡,只能用銅錢和銀票流通于市場。”
  “但凡以金銀交易者,皆可以交易次數,流通金額大小來判定罪名!”
  “另外,拒收銅錢的商號,小至杖責,大到封禁商號等等,俱應出示一系列律法。”
  “大明朝中對外一應結算,薪俸,都以新幣結算……”
  陳堯一邊說,陳儒就在一旁記錄,他并不擔心這個新幣政策會收到阻攔,從而可能腰斬或虎頭蛇尾。
  陳堯作為開國君主,麾下將士都是忠心不二,而變法又很大程度上瓦解了高門大族的底蘊。
  未來,只要朝廷這邊能夠嚴格按照金銀庫存……印發或者鑄造錢幣,這天下的貨幣體系就自然不會崩潰。
  大概將一些重要的律法條文說了一遍之后,陳堯說道:“其余細則,二叔可與那些個精通律法的商議一下,避免出現錯漏。”
  “這個就交由臣下去辦,必定會以最快的速度,讓新幣在市場上流通起來!另外……”
  陳儒臉上流露出一抹憂慮之色,說道:“若是都城設立在幽州之內,各地糧稅一路上損耗就是個大問題,君上卻不得不多加考慮!”
  雖說修建水泥官道這種舉措,未來一定會在整個大明境內實施,不過因為財政的緣故,短時間肯定無法完善。
  幽州靠近大明疆域的東北方向,糧稅運輸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尤其是變法之后。
  土地收歸國有,以租種的方式給到百姓,稅收比之之前翻了幾倍。要是都繳納糧食,這運輸起來可就麻煩了。
  陳儒說道:“不若將部分糧食折算成錢幣,如此一來倒也可以緩解運輸的壓力,減少損耗!”
  “不妥!”
  陳堯當即搖頭,關于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過了。
  “百姓可以用錢幣頂糧稅,但是朝廷卻不能規定硬性比例!若不然,每每繳稅之際,必定有糧商聯合打壓價格,如此一來,百姓所要上交的糧稅就必定比之先前要高上許多!”
  “這種舉措,等同于變相的抬高賦稅,且這部分稅銀還沒有落到朝廷口袋。”
  “咱們不規定份額,百姓可以全部交錢,也可以全部交糧,如此一來,地方糧價才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
  “這一條尤為重要,咱們不是將那些個退役將士,都下放到地方做里長了嘛?關于政策的解讀就交給他們,但凡有朝廷官員強制錢糧比例,可直接審查!”
  用市場的辦法去解決,才能保持物價的穩定,如此一來既不會增加百姓的負擔,也能自然而然的解決糧食損耗的問題。
  另外就是,只要盡可能遏制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苗頭發生。
  地方治理就不會亂!
(..book696176961729398049737.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