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件,朱懷撇撇嘴,口中嘀咕:“花里胡哨的!”
他手中緊握著那顆透明的翡翠制成的鎖,只見鎖內布滿了細小的孔洞,要打開它,必須用針線穿過去。
朱懷捏緊翡翠鎖,猛地一發力,翡翠鎖瞬間化為碎片。
他揭開盒子,瞥了一眼其中之物,頓時驚愕不已,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確實是神物啊!”
朱懷將盒中之物握在手中掂量,眼中閃爍著異彩。
這東西他再熟悉不過了,不是紅薯還能是什么呢?
在這個時代糧食產量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它的生命力與飽腹效果均堪稱卓越,將其稱為神物實不為過。
幸虧眼下正值嚴冬時節,云南地區也變得寒冷起來,加之盒中放置了冰塊予以保護,否則這寶貝到了應天府恐怕就要變成紅薯干了。
朱懷喚來馬三保,吩咐道:“你去拿個銅盆,盛滿水,將這東西放入水中,每隔七天換一次水。”
能否成功培養出紅薯的根莖,進而大規模種植,關鍵就在于初期的照料。
馬三保好奇地看著這塊黑乎乎的東西:“爺,這是什么呀?”
朱懷答道:“是從海上尋來的寶物,能填飽肚子,我打算試種一下。”
馬三保聽聞,瞬間提起了興致,眼中閃爍著灼熱的光芒,問道:“老爺,海上的世界竟如此奇妙?”
朱懷略感意外,看著馬三保那獨特的眼神,回應道:“當然,海上的奇觀無數!”
也許此刻在他心中播下的這顆種子,未來可能會帶來驚人的蛻變!
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其背后的深意遠不止表面那么簡單,例如可能涉及海外擴張。
這一點,朱棣雖未曾細想,但朱懷卻已在心底悄然盤算。
馬三保滿眼憧憬,懷抱著紅苕輕手輕腳地退去,口中不忘應承:“放心吧老爺,我會把它放到溫室里好好照料的。”
待馬三保離開后,朱懷重又坐回書案前。
他凝視著桌上那個包裹,忽然陷入沉思。
洪武帝極為關注各地民生疾苦,每日的奏章皆由驛站快馬接力傳送,而各地驛站除了傳達文書之外,還負責接待過往官員,頗具后世郵政系統的雛形。
然而,當前大明的驛站資源閑置得實在太多……
于是他思索著,是否能借鑒后世郵政的模式,對現有的驛站系統進行改良?
這樣的改革牽涉到官方運營,若自己參與其中,不知父皇會否動怒?
這個問題,不妨找個機會當面向父皇請教一番。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