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忍耐許久,終于漲紅著臉,氣喘吁吁地回應。
朱懷心中暗忖,這家伙是不是思維出了問題。
他并不想繼續在這個禮法問題上糾纏不清。
“解兄,我有些事情想與您商量,若您愿意聽,請耐心聽完。若不愿聽,權當未曾提及。”
解縉神情莊重,身形如松般挺立:“我洗耳恭聽。”
朱懷輕嘆一聲:“解兄,我只是隨便聊聊,您大可不必如此嚴肅,仿佛在接受我的教誨一般。”
他感到困惑,為何僅隔一夜,這位傲氣凌人、桀驁不馴的解縉竟像換了個人似的。
昨日雖被自己一番話點醒,但也不至于變得如此吧?
畢竟身為翰林院的一員,怎如今卻如同自家的仆從一般?
解縉依然筆直站立,禮制在他心中,始終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
尤其當他得知朱元璋乃是大明皇長孫的身份后,更是愈發莊重恭敬,即使在私下場合,也不敢有任何一絲失禮之舉。
朱懷見狀,也不再糾正他,只說道:“你需要深入思考皇上派你去的原因。”
“在此期間,你首要的任務并非監察政務,而是要學會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官員。”
“在學習如何為官的同時,你還需嘗試去領悟如何圓融地處理事務和為人處世。”
“遇事之時,別急著發表意見,先在心中多加思索,再決定是否開口。要知道,千萬語,有時不及沉默。”
朱懷笑著補充:“這只是我隨口談談,我相信解大人對此的理解肯定比我深刻許多,我這番話恐怕班門弄斧了。”
待朱懷講完。
解縉驀然愣住,驚訝地注視著朱懷,低聲自語:“果真是祖孫倆,說的話都一個樣。”
朱懷沒聽清楚,問:“你說什么?”
解縉擺擺手:“沒什么,下官銘記此,定會深入揣摩,不負厚望!”
他意識到,剛才朱懷所說的,不正是洪武皇帝曾對自己表達過的類似教誨嗎?
盡管老爺子的話更為直接,更具威嚴,但相比起來,朱懷的話語則更具藝術性,同樣的道理,由朱懷口中說出,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對祖孫的性格鮮明,各有各的獨特魅力!
解縉仰望天空,向朱懷抱拳致意:“下官即將啟程。”
朱懷點頭應答:“祝你一路順利。”
他揮手示意解縉離去,隨后轉身離開。
解縉凝視著朱懷遠去的身影,佇立良久,再度行禮告別:“微臣告退!”
朱元璋早早來到了朱懷的府邸。
馬三保告訴他朱懷正去送解縉,老爺子點了點頭,徑自走向書房。
“這小子,桌子弄得亂七八糟。”
朱元璋走過去打算整理桌面,“這邋遢勁兒,跟我年輕時一個樣!”
“想當年,這些活兒都是我奶奶幫我做的,現在輪到我幫你這小子收拾了。”
朱元璋嘴中嘟囔著。
他面帶微笑,剛拿起桌上的紙張準備整理,卻被紙上的內容吸引住。
朱元璋掃了一眼:“關于改革大明驛站制度的建議。”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