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滿臉笑容地朝朱棣走去。
朱棣伸出拳頭輕輕錘擊寧王的胸口:“不得了!轉眼間你就長這么大了,還記得小時候,我曾教你耍刀,你和朱雄煐整天跟著我屁股后面跑,嚷嚷著要去北疆打蒙古人!"
“歲月真是不禁過啊!一眨眼就這么高大強壯了!"
寧王笑著回應:“是啊,四哥你也變得更健壯了。"
朱棣豪放地大笑一聲:“整天騎馬打獵,還要北上去打仗,不結實點怎么能行?男子漢就得有男子漢的樣子,像娘們唧唧的男人,那還算什么男子漢?”
朱棣性格豪爽,一一行都流露出長兄的風采,讓人挑不出任何瑕疵,反而倍感親切。
這種能力,并非所有人都具備。
"老十七,明年你要去就藩了,大寧都司那里不太平,你得看緊點兒,我們兄弟幾個都在北疆,遇到困難隨時來找我,別怕麻煩我!"
寧王朱權笑著回答:“一定,一定會記住的。"
老實講,如果他沒有提前與朱雄煐打好關系的話,他還真抵擋不住四哥這樣豪爽的性格!
這種大丈夫的胸懷和做事風格,足以讓每一個男人都感到敬佩和崇拜!
“老五,你發什么愣呢?看見十七弟變癡呆了嗎?”
朱棣笑著對坐在一旁的周王朱楠說道。
要說朱元璋的兒子當中還有些特別的存在,周王朱楠絕對算一個。
他不喜歡舞刀弄槍,反而對醫術和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在歷史上頗具賢名,編纂了許多圖書,在醫學方面更是做出了諸多貢獻。
周王朱楠與燕王朱棣關系十分親密,兩人皆自稱是慈惠高皇后的親生子女,實際上他們都是碩妃所生的同胞兄弟。
在永樂年間以后,對他尤為寬容厚待,即便有人舉報他謀反,朱棣也不予追究。
此外,他育有十五個兒子,無論嫡庶,全都封為了王。
"哦,呵呵,十七弟,四哥說得沒錯,去了塞外,就得拿起刀槍去干!你五哥不行了,身材肥碩,打不了仗了,只能羨慕你們這些人。"
朱棣瞥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都是你自己作的!好好一個大男人,把自己給養廢了!"
“十七弟,你可別像你五哥那樣,跑到邊疆去,就得時刻留神,咱們北疆九個要塞,個個相連,形成整體,共同抵御外敵!"
朱權表面上附和著笑答:“嗯,嗯,四哥說得對。"
朱棣說的每一句話總是那么四平八穩,看似毫無企圖心,但實際上卻在不知不覺間將他的意圖傳遞給了寧王朱權。
他當然并不知曉寧王朱權已經暗地里與朱懷勾結在一起;否則的話,今日的寧王必定會對朱棣聽計從。
接下來的時間里,朱棣便少有發,更多的是給其他的兄弟們提供親近敘舊的機會。
這些兄弟們,十幾年才能難得聚首一次,自然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雖然朱棣作為皇族中戰績最為顯赫的藩王,但他坐在那里,一點都沒有炫耀自己的功勞,甚至顯得存在感不足。
每當年輕的弟弟們,比如寧王、湘王等人大放厥詞搶風頭時,朱棣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不耐煩,反而是滿臉疼愛弟弟般的微笑,并多次拍手叫好。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