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今天來找我,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盡管講吧!"
剛才的那個小插曲反而加深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解縉開口說道:“朱兄!這些年,燕王把北疆治理得固若金湯,油鹽不進啊!"
“如果說燕王心里沒別的打算,我們是不會信的。"
朱懷點頭表示同意。
自從朱棣去北平做藩王后,那里就已經成了朱棣的小朝廷。
這些情況,藍玉早在朱標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提醒過朱標。
只不過當時朱標并不在意。
但朱懷卻不這么看,他認為此事關系重大,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他看著解縉,問:“大紳,你想怎么做?”
解縉回答道:“趁著今天我們入宮赴宴的機會,不妨給燕王上點眼藥。"
朱懷疑惑地反問:“具體怎么做呢?”
解縉解釋道:“燕王這次帶來了三十六個騎兵隨從,由燕山指揮僉事張玉率領,這些人被稱為張玉旗下的三十六天將,是一支不可阻擋的精銳輕騎。"
“除了這些騎兵,他還帶來了一些文官和另外十名騎兵組成的部隊。"
“我認為,張玉正是打開北平這塊硬骨頭的一個缺口!"
朱懷更加疑惑:“為什么這么說呢?”
解縉看向鐵鉉,鐵鉉接口道:“張玉有個兒子名叫張輔,在京城附近的龍襄衛擔任指揮僉事。"
“龍襄衛是中山王徐輝祖的軍隊。"
“如果我們建議把張輔調到五軍都督府任職怎么樣?”
“五軍都督府的李景隆與朱兄交好,并且李景隆和朱棣并非同一路人。"
“我聽說,今天兩軍就在通淮門外交鋒比試了,假如我們把張輔調到李景隆手下,你覺得燕王會作何感想?”
“退一步說,就算燕王信任張輔,但他手下那么多將領,還會繼續信任這位猛將張玉嗎?”
聽到這里,朱懷望著那狡猾而又機智的鐵鉉和解縉,慢慢地豎起了大拇指:“你們這兩個家伙,夠陰險的!"
兩人不好意思地抓了抓頭。
朱懷明白了,怪不得這倆家伙來得這么早呢,一會兒我自己得跑一趟曹國公府。
解縉一聽,樂呵呵地回道:“辛苦你了,朱兄弟。"
朱懷揮揮手,笑著對他們說:“看來真是讓你們兩個費了不少心思呀。"
“既然這樣,我就不留你們在這兒吃飯了,晚上進宮,大家都要小心行事。"
“是!"
兩人正打算離開。
"等等!"
朱懷叫住他們,滿臉疑惑地問:“我很納悶,你們倆的官職,居然有資格進宮?”
鐵鉉和解縉愣了一下,心想:這怎么好意思說出口呢?還不是因為沾了您的光,老爺子這才破例讓我們進宮的。
鐵鉉看向解縉,示意讓他回答這個問題,并暗示:你看我哪懂這個,還是你來聰明點兒。
解縉一臉無奈,尷尬地說:“其實呢,我們要去交趾了,很多管理上的學問還沒學會呢,估計皇上讓我們去跟燕王請教一下吧?反正我也不是很清楚具體情況。"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