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回身勢,右掌和右足在前則左后轉身,左掌和左足在前則右后轉身。
然后后手從口中鉆出,以橫拳顧對方從背后之攻擊。身向左后轉時,左掌和左足,仍是在前。
這才算是收勢,結束了鉆拳。
那光頭少女只是冷笑,看常樂能把這五行拳,使到何種境地。
炮拳是專門鍛煉心臟的拳術,炮拳配心氣要沉,歸手少陰心經,屬火為陽,在志為神。
心藏神,心主宰全身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人體的最高首領。
其動作是注意一氣的開合,有江水排岸之勢,其形似炮非炮。
炮拳的動作,可以促進手少陰心經的經氣活力。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使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不息,從而供應全身的需要。
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
心藏神,心的氣血充盈,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充沛。
反之,心氣不足,心血虧少,脈細弱,面色白而無華,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神志不寧等。
炮拳的關鍵,是心氣向下沉,用心火溫煦腎水,不使腎水過寒,這就是水火濟既,心腎相交,陰平陽秘的正常生理狀態。
炮拳練對了,心地敏明,練錯了,頭腦昏暈,心中少智,所以拳家用炮拳鍛煉心臟,用"火"來代表。
其要領為拗步挑頂束展功,身體束小往里攻,足先手后才為真。
其由橫拳出勢,先寸踩左足解危,急進右足,提左足并于右腿,形成步踩三角,安全自己,同時將左手,收回置于心前。
隨起就落,隨束就展,向左反攻,左足在前,右足后跟。
眼看前方敵人,敵擊我頭部,我用左手臂挑頂顧頭,右拳打出,成十字拗步正當胸形式。
己身體中正,不高不低,兩肘夾住兩肋,勁由丹田發出,轟然爆發,就如江水拍岸。
落勢右拳打出,如同射箭一樣。
左手上顧,轉勁急合,一攻一守,互相交換,左右縱橫,提右足并于左足,準備向右前攻。
回身勢左手在前,則左后轉身,右手在前則右后轉身,轉身的時候,后足倒插,步踩三角成偷步丁字形式。
左手在前,則插右足,右手在前,則倒插左足,同時延長了距離,解背后的危險,安全自己。
橫拳是專門鍛煉脾臟的拳術,橫拳配脾氣要入,歸足太陰脾經,屬土為陰。
主司消化、吸收、輸布和貯藏,其動作是注意一氣的團聚,有車行壕溝之勢,其形似彈非彈。
其經脈,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臟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運化,升清,統攝血液,主四肢、肌肉,開竅于口,"其華在唇"。
脾氣健運主升,能將水谷精微上輸于肺,在心肺的作用下,化生氣血以濡養全身。
脾氣充盛則能統攝血液,使之循行于經脈之中而不外溢。
四肢肌肉得脾氣輸送的營養肌肉豐滿,輕勁有力,口唇紅潤光澤。
反之,脾虛,便出現食欲不振,腹脹、倦怠消瘦,四肢無力,口唇淡白不澤,面萎黃,出現種種出血病如便血、崩漏、肌衄、紫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