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二寶——居然一早就看透了這一切。
這是一場試煉,就如李二寶口中,所說的:大浪淘沙。
他是在,做篩選。
想到這里,孫莉心頭微微一顫。
她自認自己夠謹慎,夠狠心,也夠果斷。
可今天,她才意識到,李二寶之所以讓她接這張紙,不只是因為信任,更是因為他在警告她。
別信人,信制度。
人會變,制度不會。
那些想靠人情、靠忠誠穩住的局,只要你一轉身,就會被人撕得粉碎。
“老板,”她低聲開口,眼神卻無比清醒,“你留給我的,不只是集團,更是一次試煉,對嗎?”
李二寶看著她,淡淡點頭。
“你現在懂了,那就說明,這張紙我給對人了。”
孫莉沒有再多說,只是輕輕將紙條折起,收進了手包里。
那是她第一次覺得,這張紙不是任命書,更像是一塊重得發燙的烙鐵。
她接下了它,也就等于接下了這攤子人的命運——
從今天開始,誰還敢妄動一步,她就得親手斬下那人的腿。
李二寶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窗外是莊園南側的景觀湖,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遠處一排低矮的紅頂別墅靜靜佇立,像是某種更理想社會模型的雛形。
“接下來,南都這邊不做擴張了。”他語氣淡淡,“把醫療板塊提上日程,所有地產類資源,統一向濱海未來新區轉移。”
孫莉微微一怔:“濱海未來社區?那里不是……”
她欲又止。
沒人比李二寶,更了解濱海未來社區的現狀。
“壓著,是等政策。”李二寶說,“現在可以動了。”
“醫療跟療養一起走,拿出一塊地來試點醫養結合社區,不要圖大,要精致,要像樣子,能做樣板。”
“你讓人跟市里相關幾家醫院對接,掛名也好,合作也好,只要能打通資源,都無所謂,先把牌子立起來,然后再籌劃下一步。”
“那影視板塊呢?”孫莉一邊記,一邊問,“上個月剛拿下那塊老廠區,不少人都很感興趣,要搞影視基地。”
“可以做。”李二寶沒有回頭,“不過只做版權庫和平臺孵化,影視基地讓市里來做,這是之前姚市同意的,做成南都的名片產業。”
孫莉頓了頓:“你不怕市里對我們借殼生蛋?畢竟,資源才是最重要的,那地方,其實投資不了多少。”
“能生出蛋最好,我們吃了這么多資源,也該回報過去,人不能只索取不付出,收到人的,得還給別人。”
李二寶輕笑一聲:“市里要是能借此做起來,我也樂意看。”
他的話聽起來云淡風輕,可孫莉聽得出來,他已經把寶業從資本集團向持牌型企業轉型的輪廓描畫得很清楚。
去掉開發,穩住存量,反哺市政,強化醫療和文化。
尤其是醫養社區這塊——那是養老、醫療、地產三合一的未來型資產,不光是能賺錢的問題,而是牽動人心的問題。
南都有一千萬人口,六成以上是老齡家庭或單身獨居戶,一旦這個模型試驗成功,市政府只會巴不得他推廣得越快越好。
而影視資源那塊,能接住郝天明的勢,又不被拖下水,更是以攻代守的妙手。
李二寶轉身,端起茶杯:“早就在想。”
他看著窗外:“現在只是時候到了。”
刻的她,不是李二寶的秘書,也不是寶業的執行人,而是這個龐大帝國,真正的繼承者。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