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治理螃蟹,一邊建廠。
原本昆山縣就有罐頭作坊,但是沒有行成一定的規模。
秦侯爺的到來,讓罐頭作坊徹底變成了罐頭廠。
水部更是聯合昆山縣衙,抽調了五艘船借給昆山縣,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秦侯爺和虞肅,見昆山縣的螃蟹泛濫,沒有形成太大的隱患,就離開了昆山縣,回到蘇州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不會隨便說說那么簡單。
來到蘇州,除了陽澄湖大閘蟹,就一定要嘗一嘗中原八大菜系之一的蘇杭菜了。
蘇杭菜屬于南甜風味,不僅選料嚴謹,制作精細,更是因材施藝,四季有別。
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
其經典傳統菜品更是講求時鮮、清淡、精細,魚鮮蝦美,藕菱筍菘等時蔬也是四季迭出,故而四季經典蘇幫菜各有其千秋之美。
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太湖鱖魚響油鱔糊和蘇州鹵鴨了。
彈石街,是一條水街。
在未來的近百年之后,有個叫白居易的大詩人,來蘇州任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讓這里更加便于行舟。
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后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里,又稱七里山塘。
因此,這條水街,又被稱之為山塘街。當然,這也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山塘街內有一樓,名為齊云閣,被稱作蘇州第一樓!
齊云閣是彈石街上最壯觀宏偉的建筑,準確的說,他更像是一處園林景觀。
齊云閣的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筑面積640余平方米,重檐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
傳聞,齊云閣的女老板后臺十分有意思,
她干的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派出八名廚子,前往京城找一個村婦學藝。
這件事讓蘇州做酒樓生意的人,近乎笑掉了大牙。
京城的村婦在牛逼,還能比廚子更牛逼嗎
然而,八個廚子學成歸來者只有一人,回到蘇州府,立刻震驚整個蘇州。
這個人在齊云閣中地位很高,不僅是總廚,還占有一定的股份。
任憑什么達官顯貴來挖墻腳,這個人都是無動于衷,死心塌地的在齊云閣扎根。
每次有人問,那個教他們廚藝的村婦是何許人也,這個廚子都是神秘一笑。
起初他也以為就是一個村婦,等到了京城才發現,這個村婦不一般。
不僅是某侯爺家的廚娘,還是某國公的兒媳,人品和德行,那叫沒的說,甚至是他從這名村婦的身上,還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個廚子口中最長念叨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我劉浪做的不是菜,是人情世故!
甚至是,他還能聯想到了某侯爺。
話說,某侯爺心血來潮讓媳婦教他耍步槊,結局是顯而易見的,步槊扛在肩膀上,被某侯爺扛成了鋤頭的感覺。
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某侯爺在外面不管別人怎么羞辱他,侯爺大多數時候都不動粗,總是笑面相對。
然后,再找一個瘸子、一個獨眼龍,私底訴說自己心里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