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州西北往東南官道,依次有呂梁鋪、房村鋪、龍塘鋪、雙溝鋪等鋪。』筆Ω趣閣ww』w.biquwu.cc
明太祖設急遞鋪,洪武元年曰:“急遞鋪,凡十里設一鋪。”
鋪遞置于官道,便如一張張血液之網,不但保證公文遞送的時效,每十里一鋪的鋪舍,還可為過往的行人提供便利歇息。
此時龍塘鋪的官道位置,一行人正冒風雪艱難走來,他們有男有女,老老少少,臉上滿是疲憊與風霜苦楚,遠遠看到官道與鋪遞,各人臉上都現出喜悅的神情。
“相公,那就是龍塘鋪。”
張出恭指著前方對楊河說道。
楊河看去,果然遠遠的正有一個鋪遞隱沒在樹蔭之下。
是的,官道,他看到官道了。
只有官道才有這樣的樹木成蔭,特別明時非常重視行道樹的栽植,時人筆記:“明之官道,寬十數丈,兩旁樹柳,中雜以槐。官道六百余里,兩旁古柳參天,綠蔭冪地,策騫而得,可數里不見烈日。”
林蔭大道橫臥在平原上,宛若一道巨龍,一直在大地上蔓延。
雖然快到立冬,各樹木的葉子光禿禿就要掉光,但見多了平原上稀少的樹木,遠處的樹蔭巨龍,足讓人耳目一新。
“加快腳步,趕到官道去。”
楊河下了命令,眾人都是應一聲,加快腳步。
楊河策在馬上,此時他換回了最初時的衣衫,青衫軟幞,一襲披風。
不過戴了一個暖耳,以狐皮所制。
暖耳本是百官入朝方能所戴御寒護耳之物,百姓、舉人、監生、生儒懵用,然明末禮制崩壞,朝廷禁之不絕,不但人人使用,還展出了很多款式。
現在不僅只遮雙耳,還有把帽子全部籠上的,于隆冬嚴寒之際飽受歡迎,用來各人護耳防凍所用。
天氣越冷,楊河自然要戴上暖耳,他那領圍上有貂裘皮毛的暗紅色披風更是片刻不離身。
馬上風更大,楊河裹緊披風,他回頭看去,隊伍中人走在他的身后左右。
楊大臣雷打不動的走在馬匹左旁,他扛著銅棍,戴著軍帽,打著斗篷,不時逗著背簍中包得只剩眼,仍然歡叫的妹妹瑛兒。
寒風陣陣,不時夾著雪花飄來,他將斗篷的帽兜翻上,遮住了大半的軍帽。
七個兵同樣如此,此時很流行斗篷類的披風,帽兜翻上后,就可遮蔽風雪,保持頭部雙耳的溫暖。
他們更進一步,他們都有厚實的肩巾,就從頭頂折上巾包下,兩邊交叉向后在脖子繞了幾圈,繞到前面系結,深深保證了兩耳與脖頸間的溫暖。
然后戴上紅笠軍帽,拉上一半的斗篷帽兜,實用又不失美觀,深稔生存之道。
放眼隊伍中,基本學習他們,個個厚實長布從頭上包下,在脖子上繞了一個又一個圈,再繞到前面系緊,深深的保護脖子與雙耳,很多人甚至口鼻都包住,只余下眼睛。
特別青壯們,肩巾包下后,頭上又裹了黑色的頭巾,保暖也不失威武。
亂世中誰都注意保護自己,冬天到來了,有時甚至可能會到零下幾十度,保暖非常重要,而最重要保暖幾點,重耳朵,再是脖子,然后是鼻子。
保護住這幾處,就可能防止被凍壞凍傷。
不過張出恭沒有,只若楊大臣將帽兜蓋住小半的紅笠軍帽,他扛著鳥銃,走在楊河的右旁,不時指點什么。
韓大俠仍然帶著陳仇敖,曾有遇,胡就業兄弟在前方開路,他們的身形在荒野雜草中若隱若現。
比起原先,隊伍也多了一些新人與生面孔,除了在匪寨中救的李家樂等十六人,在寨中休整的兩日,還有一些難民與隊伍慕名來投,還有原先收取買路錢的村寨匪窩勢力遣人陪罪。
他們如數歸還了原先收的買路錢,還送上一些賠禮,在寨中兩天楊河就收了紋銀一百兩,米面二石五斗,還有一只羊,鹽磚二十斤,松江棉布五匹。
顯然楊河打敗青銅山匪徒之事,在周邊傳得飛快,不過禮物楊河統統收下,人就不見了,這些勢力太復雜,楊河目前還不想接觸,而且很快他就走了。
來投的難民楊河收了一百多人,內青壯二十多人,看上去都是有家口與老實之人,余者楊河統統趕走,保持隊伍的純粹很重要。
原來輜重隊的青壯都編入殺手隊,他們再弱,也比新人要好,匪寨中獲救的男子也編入幾個,這樣楊河的殺手隊又滿員了。
余者后來青壯老弱,都編入輜重隊等隊。
現在楊河隊伍的人數,也達到三百二十五人。
他策在馬上,聽后方孫招弟的不時催促喝罵,讓麾下婦女跑快些,特別那些新人婦女,不由搖了搖頭。
現在隊伍的物資已經很多,除原來大量的鍋碗瓢盆,米面馬肉,又從匪寨中繳獲不少,光米面就有十六石,后面又進帳二石五斗,此時一石是一百八十八斤,近十九石數量不小,專靠人挑的話,需要不少人手。
又有銀兩,鹽巴,布匹等各類雜物,所以除輜重隊與后勤隊,孫招弟的采集隊也不采集了。
一是冬天來臨,野菜什么越來越難尋找,二是伍中東西太多,她們不一起挑著,就很難忙得過來。
不過東西雖多,但與青銅山匪徒一戰打出的威名,卻沒人敢打他們主意。
他們今日動身后,二三十里路,一直都太平無事,安然無恙就要趕到官道。
……
嚴德政走在楊河馬匹側后,聽自己渾家的罵聲隨著風聲不斷傳來,葷素都有,再看羅顯爵等人的竊笑,不由頗感無奈。
他的頭臉也是緊緊包住,背了一個包裹,麾下五個老人老弱,也是背了包,里面是細軟。
內中兩個老人挑了擔子,卻是那兩張花梨木官帽椅,還有兩張小案幾。
嚴德政記帳需要案幾,楊河也不能總席地而坐,特別有時要喝茶,匪寨中有這個設備,自然要取來。
醫館學徒李家樂也在這群人中,他打了披風,戴著紅纓氈帽,因為身體還很虛,駐了一根棍棒當拐杖。
他背了一個醫護箱,卻是這兩天楊河吩咐為他做的,披風與氈帽也是賞賜給他,作為專業人士,眾人都沒說什么,畢竟一個大夫的重要性不容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