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續南明 > 第121章 運河

            第121章 運河

            楊河等人坐船過河,馬匹也載過去,然后到了沂水北岸,途中也入境隨俗往河中拋了一些買路錢。

            話說車船店腳衙,無罪也該殺,當然,看楊河一行人樣子,船家也知趣的不敢敲詐。

            過了對岸,楊河一行人繼續沿著運河堤邊行走。

            可以看出,東岸河堤比這邊高,卻是為了防止運河水潰入駱馬湖,每到汛期,駱馬湖水位暴漲,泇運河與駱馬湖之間的大堤,隨時都有潰決的危險。

            他們沿著運河往北走,總體而,這邊還是繁華的,只鄉間人煙較少,卻是亂世緣故,盜多肆行,劫則必殺人,或置之溝壑,或漂之河海。

            當然,等閑的毛賊也不敢打楊河等人的主意,所以他們一路行去,皆是無事。

            沿著運河西岸河堤走,楊河也現一個現象。

            似乎沂河算是大河,水位也高,所以直接與運河無障礙相連,但換成別的小河小流,與運河相接處都有閘,一些湖泊同樣如此。

            楊河猜測是運河水位略高,防止運河水倒灌失水的緣故。

            甚至看到一些水位低的湖泊邊,還有著高高的土堤,那堤壩兩面俱鋪著石塊,可能為不使運河水壓過強導致堤壩無法承受,還在堤上做了一些水門來調節河內過多的水。

            看那些水可通過水門直接流到湖中,或有的流到低地,有的流到堤壩上的小溝內,當作貯水池。

            楊河分析這樣水壓在兩岸的力量就分散了,貯水池里的水可抵消運河同樣高度水的水壓,而湖里的水又反過來抵消貯水池中不過湖水水位的水壓,一種非常巧妙的力學原理。

            看這些水閘,孫掌柜為楊河介紹,在運河這一片,比起種糧更重要是保持運河的水位,私自開閘放水那可是重罪。

            所以每到夏秋時節,本地農戶要活命,要灌溉莊稼,總會偷偷打開運河各個水閘。

            管河官員要保持運河的暢通,又會嚴禁這種做法,總會鬧出不計其數的糾紛。

            他們繼續往北去,到武河與運河相接處,這邊有一個大集子,稱為郭家莊,正德年間,劉六等流寇作亂,官軍大敗之于泇口集,又敗之于郭家莊,就是這附近了。

            看著這個莊子,楊河心下羨慕,靠著運河就是好啊。

            觸目所見,碼頭多多,商船通行,集內東西大街,百貨店鋪鱗次櫛比。

            這是一個完全占地利的莊子。

            到了這邊,也離邳州城近八十里,楊河一行在集中稍稍歇息,吃了一碗面,繼續北上。

            再走十多里,經王市閘,就是泇口鎮,亦稱泇口集,屬于泇河與運河相接處。

            這里仍屬邳州管轄,然后再走三十里,就是山東嶧縣的臺莊集,那更是一個大集鎮,沿運碼頭有十多處,凡來往船只往往寄泊于此,各碼頭搬運工、纖夫、官員、駐軍、居民,人口估計有二三萬。

            不過泇口集一樣非常繁華,騾馬車行、旅館飯店密布,各種行市繁多,集中居民,加上附近村民,人口也過一萬。

            孫掌柜的家就是在這泇口集中。

            ……

            在孫掌柜的家吃過一頓豐盛的午餐,楊河等人雇了一條船順運河南下。

            船雖然走得慢,但可以從容些,輕松些,騎了一上午的馬,楊河等人差點凍僵了。

            很快泇口集、郭家莊、二郎廟、齊塘橋、沂運碼頭等地又拋到身后,前方是貓兒窩集。

            這是運河上一個重要的集鎮,趙村驛位于這邊,額設水夫四十名,舊制邳州有直河驛、下邳驛,后廢直河驛,增趙村驛。

            貓兒窩這邊還有個新運河口,舊日運船走直河口,天啟五年,開駱馬湖口至邳州直河東岸馬頰口河道,凡五十里,以避劉口、直口及磨兒莊一帶險溜,直接泇河。

            天啟六年,又議宿遷城西二里有陳窯口,復議開陳溝,又避二十里黃河險,稱為通濟河。

            不過到了崇禎五年,因為陳溝河口淤塞,又改挑從宿遷城西面二十里的董家溝口行運,將通濟新河更名為順濟河。

            歷史上到了清順治十五年,董口淤塞,大運河改從駱馬湖上溯至窯灣鎮行運。

            此時窯灣雖然也繁榮,卻不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碼頭之一,還沒有“夜貓子集”的美名。

            到了貓兒窩集,天已經快黑,楊河等人就在集中找家客棧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的時候,他們棄船上馬,繼續南行。

            他們又沿著運河西岸走,南行二十里,是萬莊集,再走二十里,到田家口集。

            再走二十里,到直河鎮,舊日這邊有直河驛,已廢。

            從這邊東去十里是皂河,接宿遷界,直口處有磨盤莊。

            又東為劉口,再東則是董家溝。

            不過直河鎮雖廢直河驛,但新設了一個直河口巡檢司。

            孫掌柜提醒楊河等人,那直河口巡檢賈虎素為當地一霸,背后有邳州衛指揮使韓瀾撐腰,麾下更有弓兵五十多人,素來為非作歹,在本地名聲極壞,可止小兒夜啼。

            路過當地,卻要小心些此人。

            ……

            老白牛:多謝刀在手跟你走、雨蟲天下、元寶媽媽、嗣濮、菜農等書友的打賞支持,下一章定時在明天早上八點。(未完待續。)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