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看向劉春花時,周蕓蕓不由的帶上了贊賞的神情,心道,真不愧是周家阿奶看上的人,還真有些門道。
這廂,周蕓蕓還未開口,那廂,周家阿奶已經狠狠的一拍巴掌,大聲贊道:“好,這個法子好!到時候,咱們在京城各處都盤個店,專門賣這個,再按著你說的弄個幾十上百的小推車,讓人滿大街的叫賣,保準賺大錢!”
頓了頓,周家阿奶的目光就直勾勾的看向了周蕓蕓:“好乖乖……”
周蕓蕓一個激靈,想也不想的脫口而出:“涼蝦芋圓算什么?咱們要做買賣只這兩種哪里夠呢?冰粉、涼糕肯定是要的,燒仙草更是少不了,我覺得涼面和紫菜包飯也可以有,再來個水果刨冰,麻薯和地瓜球要不要也試試?”
“都要!!”周家阿奶拍著胸口豪氣干云的道。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周蕓蕓還能怎樣?
萬幸的是,甭管是她本人還是周家阿奶,都不是曾經事事親力親為差點兒把自個兒連帶全家人累死的農家老太和小丫頭了。旁的不說,單就提周蕓蕓好了,頂多也就是叫她出個方子,再做個樣品,其他的事兒都不用她操心。
當然,也沒法再叫周蕓蕓親力親為了,不是人手太多,而是她如今屬于官太太。本朝雖不似前朝那般對商人極為嚴苛,可某些規矩卻仍是傳承了下來。
其中之一便是官員的家人不得行商。
幸虧所謂的家人并不包括已出嫁婦人的娘家,因此,甭管周家阿奶想干啥都影響不到周蕓蕓,反而能幫著攢幾個私房錢。
只不過,規矩是規矩,鉆漏洞的人也不是沒有。像孟家和周家這種互相之間有姻親關系的有之,還有出了五服的族人也無妨,再不然就索性叫自家門人去做買賣賺錢供自己揮霍等等,橫豎法子是人想出來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是古今通用的。
而對于周蕓蕓而,只要別叫她一天到晚的蹲在灶間干活,旁的她都無所謂。橫豎就是有些上輩子常見的小吃,隨便一百度就有一大堆的所謂秘方。說真的,她還真就看不上。
既然周家阿奶要,周蕓蕓在心頭默默的盤算了一下,覺得若是不考慮食材和繁瑣性的話,琢磨出個幾十種都沒問題,尤其是京城這邊用冰的多,有冰的話,單是一種刨冰她就能玩出花兒來。
對了,孟家后罩房的底下就有一個不小的冰窖,那還是當初周家阿奶幫著督建的,且在修繕完房子后,就放了不少冰塊進去。因著那冰窖建得極好,幾乎保存了八成已上的冰塊,足夠孟家享用一個盛夏了。
“你再給想幾種好喝又能解渴消暑的甜湯來,就上回謹元去府城考鄉試時,你不是給做了好些嗎?柳家那個小的還搶著喝呢!”周家阿奶提醒道。
聽得這話,周蕓蕓還仔細回憶了一番,想起確有此事,便點頭道:“成,那個其實不難的,按著比例往鍋里放材料,主要也就是燉煮的時間略長一些,簡單得很。”
“嗯,回頭我就去尋人手,你先把方子整出來,那方子可是頂頂緊要的,咱們以后靠這個賺錢呢!”
只少許工夫,周家阿奶已經順著劉春花最初的建議想了好些具體的法子。用小推車去大街小巷售賣只是其一,像那些解渴消暑的甜湯,完全可以賣給酒樓食肆,想也知曉大夏天的,沒有哪個腦子抽風的人會去喝烈酒的,賣酸酸甜甜開胃的甜湯不是挺好的嗎?
至于周蕓蕓方才提過的刨冰,更不能這么跌價的在街面上賣,而是應當好好鼓搗一下,在高檔酒樓里賣高價,頂好一天就賣幾十份,先到先得,后到的明個兒趕早!
要不怎么說周家阿奶是天生的買賣人,比起周蕓蕓成天想著哪種小吃美味,哪種甜湯好喝,她能從任何一點直接蹦到賺錢上頭去,且還是瞬間開闊思路,舉一反三,一切都為了能賺錢,賺大錢!!
……
柳家的女眷徹底看傻眼了。
所謂的耕讀之家,其實就是擁有了很多畝田產的普通農家。就像周家二房,分家那會兒吃進了家里多少田產,只要他們愿意子嗣后代都去念書,沒多年也可以稱呼自己為耕讀之家。
當然,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畢竟大房的周三山這個靶子直戳地心,起碼在幾十年以內,他們絕對不會讓后代步了周三山的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