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怎么寫?常白山在石板上畫個圈代表百人隊,點上幾點代表伍長。
“五十”便是半個圈加五個點。
“運二百斤糧走三十里山路,每五人一組輪著抬,中間歇幾次?”
他開始用棍子在地上畫行軍路線圖,標注糧車、民夫組、休息點,嘴上說的是運糧,畫的是行軍布防的前奏。
青壯們只當是算運糧的賬,算得更起勁了。
“守”字怎么寫?常白山故意寫得筆直而有力。
“像不像守住寨門?一個人不夠,得兩個人肩并肩,盾牌并一起!”
他看似在教守字,卻借機講解雙人協同作戰的雛形。
“攻”
字寫得張揚跋扈,順勢講出其不意,從高處往下沖的氣勢。
教“林”字、教“火”字、教“水”字......
每一筆每一劃,都悄然無聲地浸潤著利用地形、攻擊防御的樸素道理。
“咱們算完了數,活動活動筋骨!”
常白山隨手砍來一把筆直的細竹竿。
“排好排好!像通寶閣運貨的馱隊一樣,前后得有次序,不能亂!前面的人慢了后面得提醒,前面快了后面跟上!這叫協作!都站直了!亂得像被土匪沖散的貨隊,能行嗎?”
他用商隊規矩的名義,開始了最基本的隊列訓練。
前后對正、間距保持、簡單的轉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