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整個京城乃至整個帝國的官僚體系,都仿佛被投入了一個高速運轉的熔爐。
“戰后稽核司”的招牌迅速掛起,秦明甚至將麾下部分“聽風衛”調入其中,負責暗查與取證。都察院的御史們如同被打了雞血,手持圣旨,四處巡查。
一時間,各地府庫被徹底清查,賬本堆積如山,貪墨案件被接連爆出,一顆顆曾經顯赫的人頭落地,抄家的車隊不時駛過京城街道,引得百姓圍觀議論,拍手稱快之余,也對龍椅上那位冷酷的皇帝充滿了更深的敬畏。
工部和漕運衙門更是雞飛狗跳,官員們幾乎住在了河堤上,征調民夫,日夜清淤疏浚,漕船很快恢復了往來,糧鹽價格應聲而落。
兵部和戶部的官員則熬夜點算文書、核驗庫銀軍械,以往需要層層審批、拖延數月的流程,如今幾乎一路暢通,前線軍鎮的怨氣迅速平息。
一場席卷朝野的整肅風暴,在秦明的親自推動下,以驚人的效率和冷酷無情的方式,迅速滌蕩著戰后帝國肌體上滋生的腐化和惰性。
帝國的車輪,在短暫的偏離后,被一雙強有力的手,再次扳回了冷酷而高效的軌道之上。
夜深了,秦明依舊在御書房內,批閱著如山的奏章和稽核司送來的密報。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冷峻的側臉和那雙深不見底、仿佛永遠不會疲憊的眼眸。
戰爭的外部威脅已然平息,但治理一個龐大帝國的內部挑戰,從未停止。對他而,這不過是換了一個戰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