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旺夫命 > 15、015

            15、015

            除夕這晚,睡是沒法睡的,各家都燃著油燈守歲迎新。這要是城里頭的高門大戶,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爺們談談頭年的大小事,再展望一下第二年,婦人們吃著糕點聽著戲一夜就過去了。

            鄉下清凈很多,走出去能看見各家都點著燈,聲響就很少有,只偶爾能聽見一聲笑,那是玩瘋了的孩子發出來的。

            衛成成親不久,他媳婦姜蜜尚未開懷,衛家老屋只得四個大人守歲,干坐著打發時間很慢,吳氏就起了頭,同兒子說話。姜蜜坐在旁邊聽,聽了沒多會兒,話頭就拋給她了。

            “有個事我一直想問,三媳婦你先母娘家那頭還有人嗎?”

            姜蜜一時反應不過來,回過神以后點點頭說:“有是有……娘好奇這個?”

            吳氏邊剝花生邊說:“我就納悶,你嫁過來三四個月了,說過一些姜家事,好像從沒提過外祖父母,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況?”

            “談不上吧,主要我沒投好胎,生下來是女兒家,先母在世時沒覺得有什么,她故去之后,我爹同外祖父那邊慢慢就遠了。”衛成起先還沒領會到,深想以后才明白各種關節。他岳母沒生下兒子就走了,岳父想傳香火勢必會再娶,新媳婦進門之后男人哪還能同原配娘家親熱,那不得把醋壇子打翻?會斷絕往來也不稀奇。

            衛成將手搭在姜蜜手背上,問她:“舅家從沒照應過你?”

            姜蜜點頭。

            “先母娘家姓周,原是大田村的,我大舅早年挑著擔子做貨郎,好像遇貴人發了筆財,舉家搬進城里去了。這些是以前聽我爹說的,后來他沒再說過,舅家現在是個什么情況我不清楚。”

            說到姜蜜她娘,衛家人沒什么印象,說到周貨郎他們還想得起來。早很多年他做貨郎的時候也挑著擔子來過后山村,吳氏還問他買過針線。

            “周貨郎我知道啊,個子沒三郎高,是個大方臉,原先每隔一段時間還往我們這邊來一頭,他不來了我猜是不是發財不做貨郎了?還真是!……你說他搬進城了?縣城嗎?”

            姜蜜答不上話:“這我真不清楚。”

            “原先看他還厚道,買點線都會多給,卻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吳氏正感慨著,讓男人打斷:“又說胡話。”

            “我說什么胡話了?再怎么說三媳婦也是周貨郎他親妹子留下的唯一骨血,他妹走了,他也不聞不問,豈不是送上外甥女給后來的磋磨?但凡他出個面,錢氏也得收斂一些……”吳氏一波分析下來,越發覺得姜蜜不容易。

            衛成聽著也很難受,看他一臉揪心姜蜜還反過來安慰說都過去了。后娘對她的確談不上好,但也不是非打即罵,平常還是笑瞇瞇的,也就是多讓她干活少給她吃飯。

            可能親娘走得實在太早,姜蜜記憶里沒有特別幸福的時刻,因為心里沒落差,哪怕人人都可憐她,她自己覺得還湊合,日子能過。

            姜蜜沒去為誰解釋,也沒順勢訴苦,她感覺衛成搭過來的手有些涼,問是不是冷?

            吳氏自然就住嘴了,朝三兒子看過來:“三郎冷啊?”

            “只是手上有點涼。”

            “等會兒,娘去拿炭來給你烤烤……年前進鎮正好遇上有拉車賣炭的,我怕你挨凍買了半筐,真派上用場了。”

            “忍忍就過去了,費這錢做什么?”

            “我想著你讀書寫字都要靜坐,冬天有活干還好,坐那兒不動多冷?反正也就半筐,買都買了,別心疼了。”

            ……

            這晚衛家老屋和樂融融的,四人守歲到天明,清晨時分婆媳兩個齊心煮出一鍋湯圓,分作四碗吃了個熱乎。吃好以后姜蜜隨著衛成去給大叔公拜年,回來發現婆婆吳氏燒了一大鍋水,催他倆洗把臉,把腳跑暖和上床睡去。

            “今兒沒其他安排,你倆睡覺去,明兒個三郎你陪蜜娘回前山村,這是成親后第一個年,你得去給媳婦長臉。”

            “是不是該拿兩包糖?”

            “這你就別操心了,洗了睡去,娘來張羅。”

            年初二就是各家媳婦回娘家的日子,隔得近的大多會走一趟,有些還帶著子女一長串。也有嫁得遠的嫌麻煩,還有些日子過得磕磕巴巴,不好意思回去,怕和其他姐妹比較。

            姜蜜剛出嫁,不管咋說今年都該回去一趟,她私下也在琢磨,想抽時間同男人開口,婆婆先一步安排好了。他倆回屋補覺時吳氏就把明天兒媳婦回娘家要帶的東西給她看好了。裝了十個蛋,肉一塊,糖一包。

            這已經很豐盛了,拿回去就是要告訴前山村人,衛家對姜蜜滿意。

            得知婆婆準備了些什么之后,姜蜜既高興,又有點心疼:“有肉和糖已經很夠,蛋就別拿了。讀書費腦子,家里囤的還不夠相公吃呢。”

            吳氏不聽她的,堅持讓拿上,叮囑說路上走穩當點。她站在院壩上目送兒子媳婦往前山村去,看他倆走遠了才回屋。

            臘月頭上天天下雨,那段時間出個門是連溜帶滑,根本走不穩當。之后連續都是陰天,哪怕沒怎么出過太陽,也沒再下雨,回娘家這條路雖然不寬,沒沾水還挺好走的。出門的時候衛成就讓姜蜜提著肉和糖,他拿著蛋,心想這樣蜜娘就不用過分緊張,蛋在他手里哪怕真有個萬一沒走穩打了……娘不會罵人。

            衛成在前面走,姜蜜在后面跟,兩人邊說話邊趕路。

            有些當著爹娘不方便講的,趁著村道上沒別人,他就說了。

            “過完年我就準備去宿州,鎮上學塾的先生說只要中了秀才都可以去縣學報道,我是一等秀才,去府學使得,過去之后府學先生可能會抽考,臨時出題讓我做個文章來看看,能看的過眼興許就能留下。不管在哪邊讀只要結果出來我會托人給家里捎個口信,你別擔心。這回出了門,下次歸家應該是在秋收之前,我心中很放不下你,但也沒法。中了秀才頂多就是不給家里添麻煩,中了舉人才能真正讓爹娘享福,讓你過好日子,這兩年我想多用些苦功。”

            衛成沒太挑明,姜蜜聽懂了,心知男人想趕下次鄉試,她點點頭:“說到讀書我插不上嘴,家里我會照看好,你在外不必掛心。”

            “本來應該我做男人的照顧你,我為了博功名成親之后在家的時間一直不多。你有個頭疼腦熱我不知道,受了委屈我也幫不上忙,我心里愧疚。”

            說實話,姜蜜心里很舍不得,她寧肯男人沒很大出息也盼著跟前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可男人不像她目光短淺,衛成有學問也有大志向,做媳婦的不應阻攔。

            她早先就在算日子,想著再有半個月男人又要離家,她心里有千萬般不舍,可縱使再怎么不舍,聽到這番話也熨帖了。

            姜蜜眼眶有些發熱,她低頭看著腳下的路,穩著聲音說:“嫁過來之后我沒受過任何委屈,吃得飽,穿得也暖。”

            “可你心里不好想,我知道你不想看我出門。”

            姜蜜聲音小了些,說:“你要出遠門,我能不擔心嗎?我知道這是必須的,只希望相公在外頭一切順利,娘說明年秋天又有一場舉人考試,要能中就太好了。”

            “我在外面一定刻苦用功。”

            “具體哪天出門,定了嗎?”

            “十五之后吧,計劃十六那天,看天公作不作美。”

            兩人邊走邊說話,半路上還遇見好些個小嫂子,她們要不抱著孩子要不拿著菜,多數沒有男人陪同。看見衛成跟姜蜜走在一塊兒,還吆喝問衛三郎是陪媳婦回娘家?

            衛成說是,就引來成串的羨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