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召喚月票)

            第172章 磁鐵與熔爐(召喚月票)

            春時節,萬物復蘇,街道兩邊一片新綠,那是軍政道樹,從武漢附近的山野中移栽到市區的,松樹、桐樹、山楂、柑橘,都是中國樹種,沿著街邊夾道而立,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為這個嶄新的時代增添了一絲淡淡的靚麗色彩。

            這里是漢口華界,江漢關碼頭,和對面的英國租界僅隔著一條馬路。

            碼頭上全是人,黑壓壓的,左一群右一堆,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既有苦力打扮,也有紳士打扮,至于學生打扮的人,就更多了。

            以這些人群為基點,幾個演講臺在人群的包圍下顯得格外惹眼,幾名青年站在臺上,對著聽眾慷慨陳辭,聲情并貌之下,將現場的氣氛渲染的很是熱烈,人群中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偶爾還能喊上幾聲口號。

            在靠近貨棧的一處演講點,一名身穿棉布長袍的青年正在發表他的見解,放在腳邊的那只藤箱表明,他很可能也是剛剛乘船從外地趕到武漢的,一下船看見這么多演講點,于是便情不自禁的走上演講臺,向民眾喊出自己的心聲。

            像這種情況很普遍,這兩天來,在江漢關碼頭上發表演講的人中十個倒有七個是從外地趕來的學生,雖然他們南腔北調,方難懂,但并不妨礙聽眾的漏*點,以致于影響到了碼頭的卸貨,所有的貨輪不得不把卸貨地點改到上游的四官殿碼頭和招商局碼頭。

            當然,并沒有多少人知道,江漢關碼頭上的這場“演講賽”并不是民眾自發舉辦的,而是有人刻意煽動的,幕后的策劃者是共和軍總司令部轄下地“心理戰作戰科”,具體執行者是時政宣講委員會,而其總后臺正是共和軍總司令趙北。

            作為演講賽的總策劃,趙北現在也在現場,而且就站在貨棧的棧房下,身穿普通士兵的軍服,頭戴船形帽,肩挎“漢陽造”,腿上打著綁腿,腳穿千層底地蛤蟆鞋,臉上貼了兩塊狗皮膏藥,無論遠看近看,都活脫脫是個大頭兵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與威名赫赫的共和軍總司令聯系起來。

            不過,這個“大頭兵”到底還是有些特殊待遇的,警衛營營長田勁夫帶著十幾個全副武裝的衛兵就守在他的身邊,當然,眾人也都是士兵打扮,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剛剛結束訓練、利用閑暇時光來旁聽演講的普通士兵一樣。

            “同胞們,同胞們。團結起來,勇往直前!用我們的熱血和生命,捍衛中國的尊嚴,捍衛國民地尊嚴!長夢千年何日醒?我們已在皇權的淫威下沉睡了千年,再不醒來,就是亡國滅種了!西洋人想榨干我們的血汗,東洋人不僅想榨干我們的血汗,更想奴役我們的種族,它比滿清還要可惡,比西洋列強還要危險!團結起來,與東洋鬼子戰斗到底!民族的尊嚴只有大炮可以維護,自尊者必為他人所尊!”

            穿著棉制長袍地青年大聲喊了幾句。然后蹲下去。將那只放在腳邊地藤箱打開。從里頭拿出大把地紙片。站了起來。雙臂揮起。用力向外一撒。滿天地傳單迎風飛舞。飄飄揚揚。引得聽眾一陣爭搶。

            趙北伸出手。在空中抓了一張傳單。匆匆掃了一眼。嘆道:“這個青年倒是有備而來。空口無憑。先印傳單。只怕這一路之上他已散發了許多這種傳單了。

            田勁夫接過傳單。看了看。笑道:“書生之見而已。若是僅憑一腔熱血就可以救國救民地話。還要我們革命軍人做什么?我倒是好奇。不知他那箱子里裝了幾件衣服。聽他口音是廣東人。現在雖然白天暖和。可晚上凍得厲害。要是箱子里只裝傳單沒裝棉衣。那可真夠他受地了。”

            趙北也笑了笑。向那正在向民眾散發傳單地青年指了指。說道:“義仁。把那青年學生請過來。我有話問他。”

            田勁夫不敢怠慢。急忙沖了上去。不由分說。將那青年連人帶箱子拉了過來。將箱子打開亮了亮。苦笑道:“果然。也是個雛兒。就帶了兩套單衣。”

            這兩天從南邊、東邊過來的革命青年很多,多數都沒準備足夠的棉衣,共和軍不得不充當了一回善堂的角色,從被服廠調來軍衣,為這些千里投軍的革命青年御寒。

            趙北在~州地反日通電一發,激動的可不僅僅只是湖北百姓,全國各地熱血青年無不精神振奮,頭腦一熱卷起鋪蓋就朝武漢趕的人可不是少數,這些人紛紛投軍,對于共和軍整體文化素質地提高非常有效,現在的共和軍可說是中國文化人最多地軍隊了,這些青年中有些人太過年輕,不能從軍,為了不耽誤他們的學業,也是為了培養人才,趙北已經開始謀劃一所聯合大學了,校名都想好了,就叫“共和大學”,至于大學的師資力量,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愛國可不僅僅只是青年們的專利,這段日子以來,軍政府收留的大學教授、老師已可以編成一個加強連了。

            趙北伸出手,說道:“這位革命同志,不知該如何稱呼?”

            那青年愣了愣,與總司令握了握手,盯著趙北臉上的那兩塊狗皮膏藥,說道:“在下姓孟,單名一個‘飛’字,字霄漢,廣東香山人氏。”

            “廣東香山?那豈不是同盟會的孫先生的老鄉?”趙北笑著問道。

            青年很是驚訝,仔細打量這個“大頭兵”幾眼,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和孫先生是老鄉。”

            “為何不去追隨同盟會,卻跑到武漢?聽你口音,似乎在北方也呆過不短的日子。你這傳單寫得不錯,文筆好,有漏*點。”趙北將傳單提起來,晃了晃。

            “兄臺謬贊了。”孟飛謙遜一番。

            瞞,早年我在京師大學堂讀過兩年,后來鄉親募資,留學,還沒讀滿一個學期,革命就爆發了,我隨同盟會歸國,打算參加革命,不想大病一場,等病好了,同盟會的革命軍已經南征廣西了,本打算追去,卻碰上日本人制造蘄州慘案,義憤填膺之下,就到武漢來了,打算投軍,和日本斗到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