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小姐,這里有我們看著就行了,你先下去休息一下,也累了半天了,我讓會館給你準備休息的地方,等這吊針快打完,我們就叫人去喊你。”
周學熙幾句話就將護士打發走了,而后又將會館掌柜支走,那名徐府仆人也走到門外,就守在門口,方便屋里幾人說話。
“徐老,當年宋鈍初先生在京遇刺身亡,那件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不是關外八旗干的?剛才鄒先生跟我談起此事,似乎此事另有隱情,而且徐老似乎知道?此次冒昧造訪,打攪徐老清凈,只是為了弄清楚此事。”
既然這里已經沒有閑雜人等,熊成基立刻開門見山的問了一個問題。
“唉!此事已過去了許多年,我本來一直憋在心里,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不過這幾天里,我是翻來覆去的琢磨當年宋鈍初遇刺身亡那件案子,越想越是覺得不能將這個秘密帶進墳墓,昨天夜里,跟學熙、漢祥閑聊時,他們偶然間提起當年的宋鈍初遇刺案。我終于是忍不住了,將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們兩人,不想他們居然又告訴了鄒老弟,而看樣子,鄒老弟現在似乎又將那件事的原委告訴了味根你,那么,這個時候,我再欺騙味根就顯得有些自私了,反正我現在也是一把年紀了,還是趁著能說話的時候告訴你,怎么說你也是宋鈍初的關門弟子,理應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只是事情已過去多年,似乎已沒有必要追究下去,何況真相到底如何,我也沒有確實的定論,一切只是我的推測。”
徐世昌先是嘆了口氣,羅嗦了幾句,然后歸正傳,談起了當年那件宋教仁遇刺案。
“那還是在當年南北之戰豫南決戰之后,當時,聯合陣線在河南擊潰北洋軍南進主力,北洋局面一時竟有全面潰敗之虞,此時,袁項城又突發急病,而且一病不起,作為北洋元老,當時只能由我出面收拾殘局,一方面整頓北洋軍,準備再戰,另一方面則尋求與聯合陣線方面進行和談,而當時,聯合陣線方面派出的和談代表團的首腦正是宋君鈍初。
本來,我與宋鈍初的談判進行得比較順利,英國公使也從旁協助,眼見南北即將統一,可是偏偏這個時候,在北京城里發生了一件大事,旗人因不滿共和,而發生暴動,在城內各處煽動,同時劫走了清室廢帝和廢攝政王,而在暴動中,日本使館的外交馬車遭到機槍掃射,幾名日方外交人員死傷,進而引起了外交爭端。
與此同時,在南京也發生了北洋南進第一軍的內訌,為了爭奪東南巡閱使的職務,兩派軍人發生戰斗,使城內和平居民遭受重大傷亡。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就促成了國會的‘總統彈劾案’,而當時,袁項城已逝,我剛剛正式接任民國大總統不過兩天時間,而趙振華也隨后宣誓就任民國副總統,在這個時候,國會突然發起彈劾總統案,這擺明了是沖著我來的,由于議員們氣勢洶洶,而且國會基本上控制在聯合陣線手里,這樣一來,一旦國會發起彈劾,我只能辭職,雖然我曾試圖挽救局面,可是不想宋鈍初卻突然遇刺身亡,局面既然已不可挽救,那么,為了避免尷尬,也是為了避免國家再次陷入混亂,我決定主動退出,于是向國會遞交辭呈,并推薦副總統趙振華繼任總統,這樣一來,短短幾天之內,形勢突變,聯合陣線不僅控制了國會,而且也控制了總統府,這樣一來,在那次南北大戰中,聯合陣線是大獲全勝,而北洋則是一敗涂地,而且就此一蹶不振,直至瓦解冰消。”
聽到這里,熊成基有些奇怪,見徐世昌停頓下來,于是說道:“彈劾總統案,我也知道經過,那是黎宋卿和湯濟武秉承趙振華意志進行的一場政治斗爭,完全符合憲法程序,只是不明白,此事與宋先生遇刺身亡有什么關系?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徐老向國會正式遞交辭呈并拍發通電之前,宋先生就已經被人暗殺了。”
徐世昌點了點頭,接過周學熙端來的一杯茶潤了潤喉嚨,然后繼續講述。
“沒錯,宋鈍初遇刺身亡,與這件國會彈劾總統案有直接關系,可以說,宋鈍初就是因為彈劾總統案才被人刺殺的,而我事后分析,刺殺宋氏的人最有嫌疑的只能是趙振華。”
雖然已有心理準備,可是聽到徐世昌這么說,熊成基還是吃了一驚,連忙追問。
“為什么徐老會這樣認為?宋、趙二人同為聯合陣線領袖,按照聯合陣線組織綱領,宋先生是趙振華的部下,怎么可能是趙振華派人刺殺了宋先生呢?”
“宋、趙二人那是貌合神離,宋鈍初一心建立憲政體制,而趙振華一心謀求大權獨攬,兩人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怎么可能長久合作?他們當時之所以合作,主要是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北洋,一旦北洋倒下,兩人的決裂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我看來,即使當時宋鈍初不死,以后也是要死的,只要他堅持他的憲政理想,就非死不可,因為趙北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擋住他的掌權道路。
其實說起來,宋鈍初是因我而死,當時,國會醞釀發起總統彈劾案,我見聯合陣線在國會里聲勢浩大,恐難以抵擋,于是派人請憲政派領袖宋鈍初去總統府議事,當時國會還在南方,而宋鈍初因為南北和談的事情則留在北京,因此宋鈍初立即到總統府與我談判,協商如何擺平國會,宋鈍初是聯合陣線高級干部,而且還是憲政派精神領袖,自然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擴大聯合陣線和憲政派在政府各部的力量,而北洋方面又擔心我會被彈劾下臺,從而使北洋失去團結,因此,在這次談判中,北洋做出重大讓步,讓出了好幾個部的總長和次長職務,而作為交換,宋鈍初也答應,利用他在聯合陣線憲政派中的影響,說服議員,阻撓總統彈劾案的通過,以此挽救我的總統地位,但是沒等他開始行動,就在談判結束的當天深夜,宋鈍初就被人刺殺在旗人聚居區,刺客行動之快,消息之準確,只怕就是潛伏在宋鈍初身邊的人,宋氏一死,國會通過彈劾案的可能性更高,如此一來,我不退也得退,左思右想,最終決定主動退出,將總統寶座拱手讓給了趙北。
現在想來,趙北之所以要派人刺殺宋鈍初,恐怕就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可以阻止宋氏協助我維持總統權力,進而奪取總統寶座,另一方面則可以除掉聯合陣線內部潛在的政治對手,防止今后宋鈍初跟他搗亂。這是我想了這許多年才得出的結論,或許只是猜測,但也或許就是真相,至于信與不信,味根可自己琢磨。”
徐世昌這番話講得也是驚心動魄,不過說完之后,熊成基卻眉頭一挑,問了一句。
“空口無憑,徐老講的這些,可有證據證明?這畢竟只是徐老一面之辭。”!~!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