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武認為他的這個分析相當靠譜,剩下的就要看蘇聯和德國在近期之內是否會簽訂和平相處的條約了,不過同時,張宜武也覺得蘇聯政府背棄盟友的行為太不地道,而德國也未必值得信任,這兩個居心叵測的國家能否保持長久和平,確實值得懷疑。
蘇聯是擔心遭到德國、中國兩面夾擊,所以選擇與德國和解,但是納粹德國呢?納粹德國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而與蘇聯合作進攻波蘭呢?張宜武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德國正急著橫掃東南歐,目前東南歐地區的局勢確實非常值得德國冒險。
就在前段時間,南斯拉夫王國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親德國的攝政王被政變集團逮捕,這使南斯拉夫陷入混亂,德國政府擔心親英派掌握南斯拉夫政府,也擔心意大利從中漁利,在這種背景之下,如果換了張宜武是德國政府首腦的話,他也會選擇立刻進攻南斯拉夫的,如果控制了南斯拉夫,不僅可以將意大利排擠出東南歐,而且還可以促使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集團。
張宜武越想越覺得他的分析是正確的,接下來就看局勢是否按照他的推測發展了,不過他站在電視機前分析的這片刻工夫,那架從檀香山過來的飛機已經在機場跑道上降落了,想起小舅子夫婦或許正在走下飛機,張宜武這才結束了他的國際形勢分析,匆匆趕去接他的那位小舅子。
張宜武的小舅子就是季良才,他是陸軍中將季雨霖的最小的兒子,與張宜武一樣,也參加過“亞洲解放之戰”,而且在戰爭期間立下一件奇功,他指揮他的一個坦克偵察連擊沉了一艘英國驅逐艦,這個戰績是那樣的耀眼,一下子就使季良才成了中國陸軍裝甲部隊里的明星,不僅這軍銜跳到了少校,而且還使季良才成了裝甲兵的形象代人,實際上,季良才的那位新婚夫人就是一位采訪過他的報社女記者。
不過,身為季大英雄的姐夫,張宜武可是很清楚坦克大戰驅逐艦的真相,如果不是當時那艘英國驅逐艦被空軍轟炸機炸傷的話,季良才是不可能得到攻擊它的機會的,應該說,季良才的戰功中有空軍的一半功勞,只不過是出于宣傳的需要,軍方宣傳部門才刻意省略了空軍的作用,結果這功勞就都成了季良才的了。
既然是中國裝甲兵的形象代人,那么季良才就沒少上報紙和電視,這曝光率太高也有些麻煩,為了避免被過于熱情的青年包圍索要簽名,季良才特意戴了頂很大的遮陽帽,并將帽檐壓得很低,這樣一來,張宜武好不容易才在人群里找到他。
不過張宜武顯然對小舅子的奇特打扮不感興趣,見了面之后,就將一封電報交給了季良才。
“這是老泰山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你仔細看看。”
“什么?立即回部隊?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姐夫。即使是部隊叫我回去,也不該老爺子直接向我下達命令啊。”
季良才吃了一驚,然后抬起頭看了眼姐夫。
“跟你開什么玩笑?這就是老爺子叫我轉交給你的電報,而且叮囑過,務必將你立即送往火車站,回部隊報到,要不然,你以為我為什么會在這里接你?”
張宜武一本正經的對季良才說了幾句話,然后扭過頭去,向小舅子的那位新婚夫人歉意的一笑,說道:“見諒,這是軍令,我不敢不來。”
“沒什么,在嫁給良才之前,我已知道軍**子必須承擔什么了。”
女記者笑了笑,然后問了張宜武一個問題。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張宜武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可不知道。”
說雖這么說,不過張宜武的心里倒是很有些贊同這個猜測,根據目前的日美關系、蘇德關系的走勢來分析的話,很難說中樞政府是不是正在為一場新的戰爭做準備。
說句實話,張宜武并不希望中國立即卷入一場新的戰爭中去,國家的經濟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而且國民也需要休養生息,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的理想是以戰止戰,而不是以戰養戰。e!~!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