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
隨著季良才的一聲令下,所有參加正面突擊任務的官兵都已做好了戰斗準備,并再一次檢查了武器。
為了確保突擊的順利,并降低己方部隊傷亡,季良才將“野豬”式重型坦克擺在了突擊部隊的正前方,它們將是第一批突入小鎮的中國坦克,利用“野豬”那厚重的正面裝甲抵擋德軍的反坦克炮以及坦克炮的直接攻擊,或許“野豬”的正面裝甲也抵擋不住近距離打過來的德軍穿甲彈,但是至少可以在趴窩之前多向前方推進那么一段距離,以便為跟在后頭的中型坦克縱隊和機械化步兵縱隊爭取突擊時間。
“前進”
季良才的命令很干脆,而且他的座車就在第一突擊梯隊里,雖然參謀們建議季良才跟在第二突擊梯隊里進攻,但是季良才卻堅持率領第一突擊梯隊沖進小鎮,在許多時候,指揮官的勇氣往往可以使部隊的戰斗力增強,這絕對不是理論,這是實踐得出的經驗,對此,季良才很有經驗,而且果敢突擊也一向是他的作風。
“轟————轟————”
“轟————轟————”
山谷里立刻回蕩著重型坦克那沉重而有力的發動機轟鳴聲,柴油機排出的廢氣彌漫在山谷和公路上,整個山谷的地面也好象跟著震動起來,在關上炮塔車長艙蓋之前,所有的突擊坦克指揮官都將上半身探出坦克,他們想親眼看著第一突擊梯隊向前沖擊的那一刻,而不止是通過電臺聽到團長的命令。
終于,第一輛“野豬”式重型坦克開始旋轉它的主動輪,那沉重而堅硬的履帶板被這主動輪強大的旋轉力帶動,也跟著移動起來,依靠著那潤滑良好、擁有先進懸掛緩沖系統的負重輪的支撐,以一種碾碎一切障礙的囂張滾滾向前,履帶板碾過破碎路面時發出的聲響以及發動機低沉的轟鳴聲就是這架戰車沖鋒時發出的吼叫。
季良才指揮的重型坦克并不是沖在第一位置,畢竟他是指揮官,沒有必要冒那樣的風險,沖在第一的重型坦克實際上是由重型坦克營的營長指揮的,與季良才一樣,重型坦克營的營長也是一名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也參加過“亞洲解放之戰”和“高加索戰爭”,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人也是季良才當年的一名手下車長,兩人的配合是相當默契。
很快,季良才的視野中出現了一輛癱在路中間的“灰狼”式中型坦克,這是前導分隊在之前的戰斗中損失的,從坦克目前的狀態來看,這輛“灰狼”式坦克已經完全報廢了,萬幸的是,坦克內部的彈藥并未殉爆,所以坦克車組乘員并未全部陣亡。
顯然,在之前的戰斗中,德國的重型坦克一直追擊到了這個位置,然后才撤回小鎮休整。
季良才立即將艙蓋關閉,同時提醒其它坦克也注意,這里或許就是德軍指揮官設定的火力區范圍的邊界,必須警惕德軍的突然攻擊。
前頭的重型坦克將那輛報廢的“灰狼”從路中間拱到了路邊,然后繼續轟轟向前推進。
公路并不是直的,而是隨著山谷底部的走向彎彎曲曲,納斯塔魯斯小鎮里的德國守軍目前還無法直接看到沖向小鎮的中國坦克,但是德軍設在山腰上的觀察哨還是及時的向小鎮里的指揮部發出了警告。
“中國人已經開始行動了,重型坦克沖在前頭,而且數量眾多,目前,距離我方陣地前沿不到兩公里。”
消息很快傳到了德軍指揮部,于是,在炮擊中保持著“平靜”的小鎮立刻變得“混亂”起來,那些身穿迷彩作戰服的德軍士兵不知道從什么地方紛紛奔了出來,前往距離防炮掩體最近的工事,雖然中國炮兵的炮擊仍在繼續,小鎮里到處都是炮彈炸起的硝煙和磚石碎片,但是德軍還是很快完成了戰斗部署,等著中國坦克的出現,而且,透過那炮彈的爆炸聲,他們也很快聽到了中國重型坦克發動機那巨大的轟鳴聲。a!~!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