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很快印光回來,說帶他們去見主持,并沒有去禪房,而是去了一間大殿。
普燈聽著很老,但他看起來比源恩還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模樣,可那一雙古井無波的眼睛卻凝聚著不外放的智慧之光,令他平凡無奇的樣貌格外的讓人印象深刻。
“溫大人,貧僧恭候多時。”普燈行了一個佛禮,目光落在夜搖光的身上,帶著一絲恭敬,“溫夫人。”
夫妻兩齊齊回禮,溫亭湛才率先開口:“普燈大師,既然已經久等溫某,想來是知曉我的來意。我們夫妻之所以提前趕至,便是不想與貴寺為難。寶藏我不能十分確信就藏于佛塔之下,但卻有七分把握,皇命難為,移佛塔,挖寶藏是必然之舉。但我夫妻二人與佛家也有些淵源,甚至佛塔之于寺廟意義非凡,因而才想先一步了解關于佛塔的事情,還請大師行個方便。”
“溫大人如此坦誠,貧僧也不敢有所隱瞞。”普燈大師微不可聞的輕嘆,“貧僧亦不知佛塔之下,是何光景。”
這個回答完全出乎了夜搖光和溫亭湛的意料,作為般若寺的主持,普燈竟然不知道!
“般若寺建于四百年前,師祖建造寺廟的因由對外宣傳是感悟佛法,得頓悟指點,師祖原是大相國主持,他依然辭去主持身份,來到了此地,為人消災解難,籌集人力財力,傾注了一生心血建造了般若寺。”普燈大師徐徐道來,“卻將寺廟建在雪峰之間,如此便是斷了寺廟的香火,寺廟建成之后,師祖便再也沒有出現于世人眼里,據貧僧的師傅所,他有一日醒來,師祖已經不知去向,自此師祖消失無蹤。”
得道高僧怎么會離奇失蹤,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寺廟。如果他有什么大事要離開,應該有所感應,必然會做一些交代和安排,顯然他并沒有出遠門,且并沒有任何危機感,那么他又是怎么無緣無故不知去向?
“敢問大事,三十八年前,般若寺佛塔因何而無辜倒塌?”溫亭湛接著又問。
“這也是一樁懸案,三十八年前于我們參禪之際,佛塔突然倒塌,卻沒有任何跡象,無任何奇異氣息,佛塔倒塌之后,我親自檢查,結果卻是年久失修。”普燈眼底也閃過困惑,“但佛塔倒塌重修之后次年,貧僧師傅便也無故失蹤。”
夜搖光聽得背脊一涼,是什么東西能夠讓修為高深莫測的高僧這么不著痕跡的失蹤?
如果第一次是巧合,那么第二次又是什么巧合?
“由此可斷,佛塔的確有古怪,可當年重建并無離奇之事,也無妖魔鬼怪之氣。”普燈對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溫亭湛沉思片刻才道:“如此,我們推翻佛塔,大師應當不會阻止。”
“佛塔之謎一日未解,溫大人切莫輕易動手,否則大難臨頭。”普燈道。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