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誰在說話?
酒客循聲看去,余冬震驚,手中的酒杯滑落,啪嗒一聲,酒杯在木板上滾了一個圈,搖搖晃晃停了下來。
“鎮國公!”
余冬破了音。
“是鎮國公,活的!”
有人嚷嚷了一句,遭了一頓白眼。
顧正臣的畫像流傳很廣,加上金陵生祠不少,雕塑都是按真人擴大比例做成的,雖不能說十分像,但也有七分。只要不刻意偽裝,認出來顧正臣的人并不少。
這段時日帶著范南枝閑逛金陵,就經常有人認出。
王關仙很想逃,卻被嚴春給抓上前。
顧正臣打量著不安的王關仙,問道:“符文解密的事,你從何而知?”
王關仙支支吾吾,憋出一句:“我,我也是道聽途說。”
顧正臣倒了一杯酒,嚴肅地說:“看來,有人泄密了啊,王關仙是吧,你是主動去刑部交代,還是我送你去?”
王關仙趕忙求饒。
顧正臣一飲而盡:“你不是竊密之人,去刑部交代清楚,沒人會為難你,去吧。”
“謝鎮國公。”
王關仙一溜煙跑了。
酒客圍上來。
一個五十余歲的中年人嗡聲問:“鎮國公,當真是日本鬼來禍害咱們大明了?”
發髻盤著有些歪,一臉麻子的中年人語氣急切:“朝廷不能東征嗎?”
帶著幾分剛毅的年輕人喊著:“就沒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嗎?”
顧正臣聽著喧雜的話,平靜地說:“這些事本不該說出來,但王關仙泄露了出來,繼續遮遮掩掩,也只能衍生出更多混亂的說辭,混淆視聽,擾人認知,那我就告訴你們真相吧。”
“死了船中,倭人背后之上的符文,經佛道兩門、欽天監與我等破解,結果確實是怨念過海,陰兵亂明。至于船上不斷出現周召的名字,也是倭人陰兵意圖押著周召,以周召之名避開水師巡視,順利抵達大明。”
“據欽天監推測,很可能是日本國內戰爭頻仍,死的人太多了,加之太宰府的六萬冤魂還沒超度,日本又沒這個能力,缺乏真正的得道高僧,故此選擇用這種方式,將怨念丟向大明……”
眾人聽聞,恨得咬牙切齒。
顧正臣站起身:“朝廷想要東征,順應民意,可南征北伐,耗了無數國力,再起東征,人家就敢說大明是窮兵黷武。所以,東征之事,朝廷無力。”
嚴大樓不甘心,說了句:“難不成就讓日本這么禍害大明,而我們什么都做不了?”
顧正臣一只手按在酒壺上,目光掃過眾人:“目前來看,確實如此。”
眾人失望。
便在此時,林白帆走了過來,對顧正臣耳語幾句,顧正臣眼神一亮,對眾人道:“剛收到消息,說佛門愿為化解倭人怨念,東渡日本,朝廷已然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