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慢慢爬上村東邊的竹梢頭,唐老爹和他的兩個兒子扛著鋤頭回家來。
家里的女人們迎上前來。“他爹家來了。”唐李氏接過他手里的鋤頭。唐老爹“嗯”了一聲,太累,沒多啥。
大山自己把鋤頭放好,唐宋氏湊到他跟前用袖子給他擦了擦臉上的汗,輕聲問他:“累了吧?”這媳婦多疼人哪,大山咧嘴笑,“不累。”小夫妻兩正膩歪著,抬頭看見唐荷抱著自己閨女促狹地看著他們,都不禁紅了臉。
小山沒注意這些,他跟在最后,一手扶著肩上的鋤頭,一手拎了個竹簍,進了院子就沖唐荷笑,“姐,夜里我們捉了好多鱔魚。給你補身子正好。”
“姐好了,不用補。”忍不住揉揉小山的頭,多貼心的小弟啊,其實十二歲的少年在現代剛要讀初中呢。
“姐!”小山有點窘,“我又不是小孩,你別摸我頭,你一個姑娘家摸漢子的頭不像樣。”
唐荷笑,還漢子咧。“好,小山不是小孩。姐把鱔魚處理干凈給大家燉了鱔魚粥吃。小山到時多吃兩碗,多吃多長,早點長成漢子。”
“半大小子最能吃,你不勸他他也吃得多。”唐李氏接話茬,“大家伙洗洗凈了上桌吃飯哩。”
唐老爹他們就用了井水沖洗掉手腳上的田泥。一家人這才進屋要吃早餐。
“有雞蛋!”小山一眼望見桌上一碗雞蛋,忍不住吸溜下口水,好想吃。雞蛋大概是給姐姐補身子的,不過今天好像有點多···小山下意識地看向唐荷。
“吃吧。你舀一個。”唐荷失笑,雖然家里的各種活小山都能上手,但到底還是一個少年人,對食物的渴望還是明晃晃的掛在臉上。“爹,大哥,你們也吃。以后咱家每天早上都一人一個雞蛋。”
真的?唐家老爹、大兒子、小兒子一起轉頭看唐李氏。
“小荷的沒錯。吃吧。”唐李氏被他們氣笑了。又忍不住嘀咕,“你們爺三這么看著我,我平日很摳門么?”
三人不答。唐家家業是一家人掙起的,但也是靠唐李氏摳門守住的,所以唐老爹是不計較的。大山小山卻到底年輕,跟著爹娘在吃食上減省,雖然習慣了,但加餐總還是令人興奮。當下小山就歡呼起來,手抓過一個雞蛋往桌上扣碎了蛋殼,三兩下剝好了就往嘴里塞。“好吃!”
唐李氏笑著看他,又覺得有點心酸。“吃那么快也不怕噎著。給,”唐李氏舀了自己的那個雞蛋遞給小兒子,“娘總覺得雞蛋有一股雞屎味,吃不慣,你把這個也吃了吧。”
小山忍不住咽咽口水,他神經再粗也知道自己娘在撒謊。哪有人不喜歡吃雞蛋的?“娘瞎,您吃,蛋香著哩。”把唐李氏遞過來的雞蛋又給推了回去。
唐李氏又把雞蛋推給家里的其他人,大家都拒絕了。
“娘,你就吃了吧。雞蛋天天吃,有營養,對身體好。”唐荷無奈勸道。
“娘那么大歲數了,補了也沒啥用。”唐李氏還是不舍得,“要不明兒起明天煮六個,我那個就給省了,反正我不愛吃。”
天下慈母心。其實唐李氏也才四十出頭,只是終年勞累,看著就像現代六十歲的女人。唐荷覺得自己的心有點柔軟又有點疼,“娘年輕著呢,咱兩出去不是還有人您瞅著像我姐。雞蛋吃了,人該您是我妹了。”
“這孩子盡瞎。”唐李氏被逗笑了,心里甜滋滋的,閨女疼娘呢!“雞蛋給桃桃吃。”還是不放棄做最后的努力。
唐宋氏趕緊攔了,“不用,她小孩子吃不了兩個。”
“他娘自己吃吧。”最后還是唐老爹一錘定音,“聽閨女的,以后每天都吃,一人一個。”
“哎。”農村人不講究食不,唐李氏邊吃邊問,“他爹,田里的水都灌上了?搶水的人家多不多?”
水稻的播種插秧除草灌水都講究時候,這個時節田里都渴得快裂口了,要是再灌不上水,到秋收時稻谷就要少產了。
“哎。”唐老爹有點疲憊,“搶得兇。村頭的鐵柱和隔壁的大牛兩更天就去了。我們爺三正趕上他們把水渠讓出來,就趕緊筑了壩把水往咱田里圍,眼不眨地收了兩個時辰,江灘邊的六畝田都灌滿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