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寶,”
李信皺著眉頭,問道:“是水泥窯不夠嗎?
如果不夠的話,現在就額外興建水泥窯。
水泥產量一定要跟上啊!
瞭望樓建設那邊,快要斷貨了。”
“殿下,”
董海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回道:“現如今,水泥窯還是能夠跟得上……”
“那為什么,產量這么低呢?”
李信有些不悅。
“殿下,”
董海寶解釋道:“石灰石粉末、黏土粉末,制作有些不容易。
尤其是石灰石,開采、研磨成粉,有些復雜。
很多工人們,日夜不停地干,每天也出產不了多少粉末啊。
這段時間,殿下調派的人手,我幾乎全部投入到了石灰石研磨成粉一項上,仍然沒能緩解多少。
唉……”
說著,董海寶嘆了口氣,臉上也掛著一絲愁苦。
李信也明白董海寶的苦衷,畢竟在這個年代,一切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
石灰石研磨成粉,自然非常慢。
就算是一些聰慧的工人,發明了木制研磨機,仍然很慢。
沒有動力的年代,確實十分不便啊!
來到石灰石研磨工地,揚塵彌漫在空中,烏煙瘴氣,有些嗆鼻。
這樣的環境,長時間工作,肯定少不了得塵肺病。
而周圍忙碌的工人們,卻渾然不覺,依然熱火朝天干著。
這些鄉親們,果真淳樸善良啊!
李信有些感動,吩咐道:“何同元,吩咐王府那邊今晚做飯,多放點肉,讓工人們都好好補補。”
“是!”
何同元連忙應道。
現如今的李信,也只有在伙食上改善一下,不能太虧待這些百姓們。
畢竟,他李信可不是萬惡的資本家。
轉了一圈之后,李信在一處木制研磨機那邊停了下來。
這是數根巨大的硬木,制成的簡易研磨機。
而旁邊,幾個人用力推動著硬木轉動,碾壓著石灰石。
硬木滾過,石灰石成為了粉末。
而旁邊的工人,也累得氣喘吁吁。
“這是誰發明的?”
指著木制研磨機,李信問道。
“回稟殿下,是他。”
負責人拉過一個中年人,介紹道:“劉安民,雙城府逃難來的。
他在家閑暇之時,織席子,用過石磙、碾盤,這是他根據石磙碾盤,改良出來的。”
“思路很好!”
李信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不過,這硬木用得時間長了,會壞吧?”
“是的,殿下!”
劉安民點點頭,道:“目前沒有找到這么大的石磙,只能如此了。”
“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李信開口道:“找些人,去山里面打一些石磙。
只要工具好了,效率也會快很多了。
還有,光靠人推,速度還是太慢了。
何同元,將城內的騾子、驢,都拉過來,交給他們使用。”
劉安民連忙道謝:“多謝殿下!”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