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請放心,這件事的結果無論是好是壞,宋家一力承擔。”
“絕對不會牽連到大人!”宋青苑保證道。
“只希望大人批塊地給我們建村,讓我們能安置災民。”
趙縣令板著臉,坐在書桌后面不說話。
宋青苑見狀,悄悄對著宋老爺子使個眼色,宋老爺子會意。
昂聲道,“大人,我宋家愿立政令狀!”
政令狀?
趙縣令的眉毛動了動。
“對,就是政令狀!”宋老爺子鄭重的點頭。
“我宋家以兩封圣旨做擔保,接下賑濟災民的事。”
“無論這件事情的功過與否,皆與趙縣令無關,還請縣令大人成全!”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縣令微微動容。
“既然宋縣丞執意如此,本官也不好多勸,總之你們……”
“你們宋家好自為之吧!”
“來人吶,上筆墨紙硯。”
宋青苑,宋老爺子祖孫倆對視一眼,心里明白,這是同意他們寫政令狀,接手災民之事。
不一會的功夫,兩份政令狀書寫完畢,趙縣令,宋老爺子同時蓋上自己的大印,各執一份。
以后災民一旦出現事故,宋老爺子將負全責。
同樣……賑災之功,趙縣令也別想分去半分。
“如此,多謝了!”宋老爺子微微頷首。
趙縣令擺擺手,無奈的打發了祖孫二人。
縣衙外。
宋老爺子一臉凝重的看向宋青苑,“苑兒,賑災之事你有幾分把握?”
他們宋家這次可謂是賭上了全部,成了,他或許還能在有生之年再進一步。
若是敗了,宋家積攢下來的一切,就此煙消云散。
“豪賭啊!”宋老爺子深深感嘆。
“爺不必擔心。”宋青苑微微一笑安慰道。
“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只要咱們量力而行,就不會出現差錯。”
“爺覺得,咱們宋家現在的能力,養上百名災民可有問題?”
宋老爺子搖頭,“不成問題!”
宋家作坊無數,把災民安排進作坊干活,讓他們循環起來,自給自足,上百人絕對不在話下。
就是他們什么也不做,他這個孫女也養得起這些人。
“苑兒的意思是……”宋老爺子有些懂了。
宋青苑點頭,“我就是這個意思!”
“咱們回去計算一下,憑咱們宋家的能力,一共能安置多少災民,只要不超出這個范圍,就不會出問題。”
宋家如今起步不久,若說讓她安置上萬人,這是開玩笑,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若說給千八百人活路,還是可以的!
…………
日落時分,宋宅書房。
大郎,三郎撥動著算盤,飛快的計算著銀錢,糧食,以及要收留人口的情況。
這次宋青苑計策很簡單,以工代賑。
“一戶按十口人算,在餓不死的前提下,每年的開銷需要三到四兩銀子。”
“朝廷獎勵的一百兩黃金,至少能幫助三百戶解決一年的溫飽。”
三郎揚起頭,“轉年開春荒地開出來,他們可以租佃土地,就能自給自足。”
“一千兩銀子三百戶。”宋青苑在書房內來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