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拿出五千兩,其中一千兩能在幫助三百戶,另外三千兩,購置荒地,讓災民開荒。”
“剩下的一千兩作流動資金,以應不時之需。”
“爺!你覺得怎么樣?”
宋老爺子蹙眉,“這樣加起來就是六百戶,好幾千人,不少了……”
大郎接話,“咱們先行動起來,把縣城外面的災民先安置好。”
“至于以后,咱們手頭上銀子到底夠安置多少災民的,看情況再來計算。”
“爺!你看怎么樣?”
“行!”宋老爺子點頭,拍板做了決定。
“咱們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你們都要記住一句話,適可而止!”
“咱們宋家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的事,不可不出頭,但是也不可強出頭,做那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爺!我們明白。”眾人同時應著。
“二哥,糧食的事就交給你了。”宋青苑轉頭看向二郎。
如今城外災民如此多,南方各地又受了災,糧食漲價是必然的。
不過好在北方沒問題,二郎帶著商隊去北方購置糧食,肯定比在榆林縣買要便宜很多。
同時也能保證糧食流通,不至于引起物價上漲。
“這事包在我身上。”二郎一拍胸脯。
“別的我干不了,跑商這種事我在行,走了幾次路早就熟了。”
“哪個縣,哪個城,誰是賣糧大戶,都在我腦子里記著呢。”二郎點了點自己的頭。
宋老爺子滿意的笑了,他這個不著調的孫子,如今也有了出息。
他們宋家人才濟濟,他無愧于列祖列宗。
“好!”宋老爺子拍了拍幾個孫子的肩膀,“你們都是我宋家的好兒郎!”
“咱們家的將來,就指著你們了!”宋老爺子給幾個孫兒鼓勵性的打氣。
之后又道,“這次二郎去北方置辦糧食,把你爹你三叔都帶著。”
“再在村里找些好手,多雇傭些牛車一起跟著過去,人多力量大,爭取一次多拉回來些糧食。”
“晚了……容易出變故。”
“爺!我懂,你放心吧!”
二郎自信滿滿的道,“我肯定會在糧食漲價之前,先收購一批回來。”
“行!”宋老爺子點頭。
轉頭吩咐田大奎,“大奎明天去縣里糧食店,盡可能多的買些糧食。”
“咱先預備出來,等著二郎的糧食一到,就能供應上。”
“是!老爺子!”田大奎躬身應下。
…………
第二天,宋青苑和宋老爺子先去了縣衙。
在趙縣令桌前,圈定了土地,就是趙縣令劃給他們安排災民的地方。
地方不遠,就在榆林縣附近,沿著河道向宋家村的方向,走一兩畝地的距離大概就到了。
“如此,謝過縣令大人。”宋老爺子拱拱手。
趙縣令這次沒小氣,給劃的村基地還算不錯!
離縣城夠進,地勢也較為平坦,很適合老百姓在此建房。
搞定了這邊,宋青苑又拿出三千兩,去圈荒地。
而后立刻去縣里的醫館請郎中。
順便派人通知了李郎中,帶著宋家私塾收的幾名郎中學徒,一起趕來縣城幫忙。
縣城外。
宋老爺子當著城外眾多災民的面,當眾宣布,“本官……”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