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征戰后,魏軍已經打出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戰略上不向此前那樣一直處于被滅的邊緣。
現在魏軍面臨的環境,與之前相比已經大變,藩府也應該制定出新的國策來。
高義歡微微笑道:“今天召集大家,只是先進行一次預議,大家暢所欲,有什么說什么,俺們先探討探討,稍后在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正式決定,大家說的想法,今歲到底是否執行!”
說完,高義歡看了眾人一眼,見眾人都沒意見,于是接著道:“諸位,誰先說一說!”
堂上的眾人,相互看了看,掌管禮部的王世琮站了起來,先拱手行禮道:“大王,臣就臣的職責而,眼下禮部有三件事情要辦,第一是大王與坤興公主的大婚,今歲需要大辦。第二是大王接受冊封,進位西魏王,應該舉辦一次大典,以振軍民士氣,凝聚人心。第三是,大王建藩,王京設于何地,該盡快定下來。”
高義歡土條出身,沒啥見識,并不了解一個國家該怎么運轉,各個部門具體有什么職責,他一直認為禮部是個比較多于的部門,養一群閑人,沒事也不曉得瞎琢磨些啥,應該是個比較清閑的地方。
他聽王世琮說出三件事,每件還都是需要大辦的事情,才曉得禮部這個部門,其實還是挺重要的。
其實禮部管理的并不僅僅是這些,王朝社會等級森嚴,各個官員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儀仗,等等事情都歸禮部管理。
這些東西看起來,沒什么用,但實際上卻是王朝穩定的基石。
高義歡微微沉思,確定王都,舉行盛大的進位大典,這都是十分必要的,能更加凝聚軍心民心,讓軍民知道效忠的是誰,知道自己是西魏國的人。
同公主的大婚,也需要大辦,這是安撫南京的一個手段,能避免魏軍攻略川蜀,或者進行其它動作時,南京太過敏感。
高義歡頷首道:“先生說的這三件事,每一件事確實都相當重要,不能馬虎。這三件事情,禮部盡快提上議程,戶部要給予支持。”
魯義方抱拳道:“大王放心,戶部會盡快核算出花費,然后給禮部撥銀。”
高義歡點了點頭,又看向王世琮,正色道:“關于大婚的事情,禮部選定日子沒有?”
王世琮回道:“回稟大王,大婚的事情馬虎不得,臣以為先定王京,再辦進位大典,最后大王以西魏王之尊,迎娶公主,才能進一步鼓舞民心士氣。”
“這樣啊!”高義歡微微皺眉,遂即便說道:“王京的事情,孤王與李先生和陳先生交流過,決定王都定于西安。這件事就這么決定下來,剩下兩件事,禮部盡快處理!”
王世琮躬身行禮,“臣領命!”
高義歡做事相當的高效,他又看向眾人道:“下一個誰來提?”
堂上站起一人,卻是原來大順的兵府從事顧君恩,他是吏部左侍郎,李巖不在,所以由他代表吏部說話,“啟稟大王,今歲吏部主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在藩地內,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高義歡心道,以前主要的任務是打仗,本以為打完仗了,人能輕松一些,現在看來,怕是想錯了。
高義歡不禁坐正了身子,認真道:“現在科舉考試進行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