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恩拱手道:“回稟大王,去歲湖廣和南陽各縣已經接到吏部的文書,并且舉行了秋考,只有關中因為時間的關系,沒有趕上。現在馬上要進行春闈,吏部的意思是推遲兩個月進行,讓關中先進行鄉試,然后與湖廣和南陽的士子,一起在王京進行會試!”
高義歡微微頷首,“可以!科舉是我大魏選拔人才的大事,吏部一定要辦好此事!”
高義歡對于科舉,其實還有許多想法,不過眼下一大堆事,魏國的根基也還不算穩固,所以他只能先在心里醞釀一下,等以后再放個大的。
“臣遵命!”顧君恩行了一禮,遂即又道:“大王,臣還有個建議。如今藩國建立,藩府是否設立國子監,培養一些人才!”
高義歡一揮手,“可以,設立國子監,不過要設文武兩院。”
“臣領命!”顧君恩再次行禮。
這時不用高義歡說話,陳名夏站了起來,“大王,時下我大魏與滿清暫時休戰,同南京的關系,暫時緩和,不過臣以為兵事,卻不能放松,反而要加大投入。”
聽了這話,堂上不少人開始一陣交頭接耳起來,近些年的財政,基本是被軍隊吃掉。
這次各部都瞧準了時機,準備多要些資源,好大展身手,聽了陳名夏的話,便有些騷動了。
不管是在哪個政府做事,官員的升遷都需要考慮政績,而要有政績,就必須要有所作為。
各部要做事情,那就必需要爭奪經費,沒有資源那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之前打仗,經費讓兵部拿去,他們也就忍了,現在戰事稍息,兵部不減少經費,還要加大投入,便讓其他官員有意見了。
高義歡抬手壓了壓,讓眾人安靜下來,問道:“先生,兵部有些什么計劃,需要增加投入。”
陳名夏道:“回稟大王。眼下兵部急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件是,封賞有功的將士,撫恤陣亡的士卒。第二件是,補充各部損耗的兵源,還有消耗的器械。第三件是,兵部以為現在東線無憂,藩府可將勢力擴張到青海,獲取戰馬來源。第四件是,藩府要注意川蜀的局勢,準備收取四川。”
高義歡眉頭皺了起來,這幾件事,確實都需要去辦,他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將目光看向魯義方。
“大王,現在南陽周圍,還有幾十余萬汝寧過來的難民,戶部的財力恐怕無法支持,這么多大事同時進行。”魯義方出來行禮道。
高義歡摸了摸鄂下的短須,“這樣吧,各部把今歲要辦什么事,需費多少銀錢,都算出來,然后把各自的預案交到戶部,孤再與各部堂官,進行協商,看看事情的疾緩,決定哪些事情要辦,哪些事情先壓一壓,等財政寬裕些了再辦。”
說著高義歡補充道:“孤王覺得這個辦法很不錯,以后每年開春,各部都可以對當年要做的事情,先做出一個提案。藩府則對提案進行一次這樣的審核,各部官員必須盡量控制預算,以免方案不能通過,得不到戶部的撥銀。”
(感謝阿劍哥哥丶的999,竹齋散人的打賞,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大家的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