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心神領會的眼神和笑容中,顧云娘臉兒紅紅的,隨黃來福及楊管家出了千戶宅。全文字閱讀江大忠和楊小驢趕忙將各人的馬匹牽了出來。
顧云娘也有一匹小紅馬,她隨顧千戶來五寨堡時,便是和眾人一樣騎馬。明時女子出門,有能力的,所用交通工具多為車橋等,大冷天的,一般還使用暖轎,連一些軍將世家的女子也不例外。
顧云娘和眾人一起騎馬,顯然在此時的女子中,頗為的與眾不同。她在廳中各大人面前還有些乖寶寶的樣子。出了千戶宅后,便現了原形。
她一雙俏目看著黃來福,神情似笑非笑,嬌聲對黃來福說道:“喂,黃來福,你真的是要去屯田查看嗎?不會是借這個名頭,跑哪去玩耍吧?我只記得你會舞槍弄棒,什么時候干過正事了?你說吧,要到哪去玩耍,正好我也閑著無聊,就一起去吧。”
如果按往常,她這一說,黃來福已經是干巴巴地跑到她身邊,盡可能地向她討好解說了,更不會在意她語氣中的諷刺。以前兩人在一起時,顧云娘總說黃來福是一個粗漢,粗鄙無名,更不滿黃來福動不動就欺壓五寨堡內的軍戶家屬,這也是閑書看多的結果。
不過此時黃來福只是微微一笑,道:“我當然是要去屯田查看了,不然你認為我閑得沒事干,跑到堡外去吹風啊?”
他翻身上馬,對顧云娘道:“這樣的天氣,你還是陪我娘親和姐姐們在宅內烤火說話吧,到處跑,成什么事?”說著就要策馬起身。
江大忠和楊小驢想笑又不敢笑,也連忙翻身上馬。二人都知道這位顧家大小姐可不是好相與之人,惹惱了她,二人都要吃不了兜著走,只好強忍著笑,將眼睛轉到別處去。同時心下奇怪,以前的少爺在顧家小姐面前可不是這樣的,那戰戰兢兢的樣子,他們看著都難受,難道出去一趟變個樣了?
楊管家也是騎上了馬,看著這兩個小的作兒女之態,只是微笑不語,同時也有些奇怪黃來福在顧云娘面前的改變,畢竟黃來福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
顧云娘怔了一下,沒想到黃來福竟和以前完全兩個樣,對她愛理不理,她不由惱怒地哼了一聲,又覺得在幾個下人面前很沒面子的樣子,她叫了一聲:“黃來福,你……你好沒良心,我大老遠來看你,你竟這個樣子。我要去和姨娘說,說你欺負我。”眼眶一下紅了,泫然欲泣的樣子。
黃來福笑了起來,柔聲道:“我不是看你大老遠來看我,不忍心你在外面吹風嘛,既然你要來,就一起跟上吧。”這等小女兒的情形,他以前見多了,自是掌控自如。
顧云娘臉一紅,小聲道:“誰要你忍心了。”見黃來福答應了她的要求,也是轉嗔為喜,連忙翻身上馬,卻不知不覺情緒的控制權已是轉到了黃來福手上。
黃來福一馬當先,策馬向堡城外而去,幾人忙跟在后面。街上的人見到黃來福等人騎馬前來,都是忙不迭地閃避而開,一時呼兒喚女,大街上頗有雞飛狗跳的味道。
顧云娘策了策馬,和黃來福并轡而行,她說道:“黃來福,你看你,你一出來,這街上的人多怕你,聽說你在五寨堡的名聲可止小兒夜啼,是不是真的?”
黃來福微笑不語,顧云娘沒趣地哼了一聲,小嘴一扁,不理黃來福了。心下卻是郁悶,以前的黃來福對她可是百依百順的,哪敢象現在這樣冷落她?也不知這人是怎么回事,出去一趟,象變了個性子似的。一下子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顧云娘和黃來福從小結親,自小相識,兩家常有往來,也算是青梅竹馬。只是顧云娘從小就愛看些才子佳人的傳奇小說或是戲劇,如《玉嬌梨》、《好逑傳》、《琴心記》、《鸞?記》、《陳情記》等。這是當時明朝的流行時髦,不說她,就連當今的萬歷帝,都是傳奇和戲劇的愛好者。
少女心性,這類書看多了,便免不了幻想。只是幻想歸幻想,現實總是讓人失望的,以前的黃來福一看上去就是一副粗魯的樣子,不但不似書中那些才子書生,也不似《運甓記》、《雙烈記》、《忠孝記》、《大刀記》等戲劇中那些抵抗外侮,忠孝節義之士。相反,倒還很似書中那些如紈绔惡少般的反角,讓她反感不已。
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在當時的大明朝,不可能有別的結局,她這輩子注定是要和黃來福在一起了。現實和幻想的差距,加上她深受兩家溺愛,也是個有脾氣的人,讓她平時在黃來福面前總不會給他好臉色。
不過她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孩,在兩家大人面前總是一副乖寶寶的樣子,平時人前和黃來福在一起時,也是表現得嬌羞,婉約,乖巧,很得大人們的歡心,只有在黃來福面前才會顯出原形。至于黃來福身邊的江大忠和楊小驢等知道她作派的人,自不敢到旁人面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