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間,劉天祿劉總旗可說是春風滿面,不但現在豐衣足食,不再過著以前那種饑腸轆轆的生活,而且因工作出色,時不時受到千戶大人的獎勵,現在他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已經新翻修成了一座磚瓦屋,成為五寨堡新富裕起來人群中的一個。劉總旗也知道現在自己地好日子都是來自黃來福大人,因此對黃來福的吩咐,向來不敢怠慢。
這時劉總旗看到黃來福在黃如鎮和幾個家丁們的陪同下,來到了匠營,他連忙迎了上去,恭敬地向黃來福跪下磕頭:“卑職恭迎大人。”
黃來福溫道:“起來吧。”
在劉天祿劉總旗的引導下,他巡視整個匠營作坊,見大家都在專注地忙碌著,沒人敢說話,也沒人敢交頭接耳,懶惰怠工,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這里原本是打制兵器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生產農用工具的所在,讓人感覺有些怪怪的。”
他對劉總旗吩咐道:“劉大人,有一件事,要你今天起,就開始去做。劉總旗連忙恭敬地抱了抱拳,道:“大人但有吩咐,屬下無有不從。”
黃來福道:“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將匠營作坊分成二部,一部還是打制水車之類民用之物,就稱為五寨堡民器坊,作坊地點可在堡內另覓,這一點,你可去尋楊管家,錢糧人手,他會配合你的。一部還是五寨堡軍匠坊,恢復盔甲兵器的打制。我打算從今天開始,到明年地六月初,至少要打制刀槍等器械三千把。”
說到這里,黃來福想起一事:“對了,今年我們五寨堡的軍器造解定額,你完成多少了?”
按大明制,天下各衛所的軍器局,都需生產一些普通的盔甲和弓刀之類,每年都有自己的軍器制造定額,景泰二年曾規定每衛需歲造軍器一百六十副,每所四十副。弘治二年,令各減半成造,改為八十副和二十副。
這些軍器的制造定額是要上交地,五寨堡也需每年上交軍器二十副,這每副軍器地內容有:盔、甲、腰刀各一件。弓一張,弦二條,箭三十支。撒袋一副,銃箭五支,長槍一根。
這些每年各衛所的軍器造解定額,對一些窮困地衛所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為這些生產所需物料及費用,都要由軍衛自辦,只有正德四年后,奏準給宣府熟鐵二十萬斤。嘉靖二十二年后,每五年內庫的甲字庫也會支持各鎮熟鐵十五萬斤。不過衛所們是沒有這種待遇的,這些原料的錢財,全部都要自己出。
象以前的五寨堡,每年制造這些軍器,都需要大批的熟鐵,水牛皮,綿繩,黃麻,熟銅,魚線膠,生漆,桐油等物,這些都是五寨堡所沒有的,每年都要花大把的錢糧購買。以前的五寨堡本不富裕,購買生產這些軍器物什,就更是雪上加霜。不過今年黃來福當家作主,經濟好轉,生產這些軍器對黃來福來說不值一提,眼下想起,只是隨口問問。
劉總旗恭敬地道:“回大人的話,對堡內的事,屬下向來不敢懈怠,眼下已經造成軍器15副,對年底軍器的上解,不會有什么問題。”
黃來福點了點頭。
劉總旗試探道:“剛才大人是說我們五寨堡到明年要造刀槍三千件?不知大人緣何要造如此之多的軍器?”
黃來福嘆了口氣,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眼下我們五寨堡就要大豐收了,如此好的收成,就有小人覬覦怎么辦?我們需要保護自己啊。”
劉總旗和在一旁恭敬侍聽的黃如鎮都是恍然大悟,點頭道:“大人高見,深思遠慮,屬下佩服。”他們的利益都是和黃來福連在一起,如按黃來福說的,如有小人覬覦,五寨堡產業被奪,他們也決對會回到以前吃糠咽菜的生活里去。這是五寨堡每一個人都不愿意的,所以一有外敵入侵,為了保住現在的好生活,五寨堡內決對是人人拼命。
黃來福說道:“我們不但要造刀槍,還要造盔甲,我五寨堡有旗軍一千余人,應有甲至少一千副。”
此時大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騎兵人人有甲,步兵除了一些軍官外,那些小兵,包含火器兵在內,都是沒有甲的,就連戚繼光將軍以前領的戚家軍也同樣是如此。但黃來福認為士兵的性命是珍貴的,只要自己經濟能力許可,他不介意多花些錢讓士兵們的生命多一分保障。
劉總旗沉吟道:“按大人所說的,那所要的錢糧鐵物就要很多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