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岢嵐州三井鎮焦山村的變化,在離三井鎮幾十里遠的高家會鎮上。無彈窗小說網
此時,在路口上,一個身著粗布衣裙,上面還有幾塊補丁,臉有菜色的少婦,正緊跟在另一個同樣穿著布裙的中年婦女的身旁,二人說著話,進入了鎮內。
高家會鎮并不大,里面只有一條青石板街,兩邊是一些夯土墻壘的低矮破漏的房子,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家商鋪,賣著一些糧米雜貨,此時街上走的青壯男人很少,多是一些衣衫襤褸的老人婦女,手上牽著一些小孩,個個臉上神情麻木,似乎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連鎮上那稅吏房的兩個稅吏都是坐在門口曬太陽,懶洋洋的相對無聊。
兩個女人走進鎮內后,那臉有菜色的少婦對那中年婦女道:“春姐,你說那揀羊毛的事,是真的嗎?一個月下來,真可掙到兩錢銀子?”
中年婦女道:“啊呀,喜妹,你都問我八百遍了,你就放心吧,我這做姐姐的,什么時候騙過你?你姐姐這些天每天都在孫夫人那做事,還有假的不成?你這么勤快,不要說每月兩錢銀子,就是每月三錢銀子,也不是掙不到。^^?君?子??堂?^^不過你也要想好了,這活一天下來,可也不輕松。”
那臉有菜色的少婦叫楊喜妹,就住在離鎮邊不遠的地方,中年婦女叫呂春姐,是高家會鎮內人,二人雖是一個住在鎮東,一個住在鎮西,但卻是從小交好,而呂春姐由于家景會好一些,一向很照顧楊喜妹。
由不得楊喜妹反復問。現在她是真困難,家里老是飽一頓饑一頓的,就算她每天努力持家,基本上全家還是處于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加上生活來源極少,這個家很不好當,她是真想掙些銀子,讓家人能吃上飽飯,還有。家里的田稅拖欠了幾年了。鎮里的稅吏催得緊。今年怕是拖不過去了,如果能掙些銀子,那是真的好。
楊喜妹家里有四個孩子,還有公公婆婆,都要靠她和男人養。她現在在家里,除了要幫男人干田里地活外,還要干家務,還要給人家做些針線活,每日不停,夜間做到雞叫。才休息一會,這樣一天可以掙個幾文錢。
她全家七口人,每天要吃四升半米,為了讓家里男人吃飽,她和婆婆兩人,經常都是半饑半飽,還有孩子。****也是經常餓得直哭。前一個月,更是針線活也沒了,讓楊喜妹更是擔憂。
除了這些,還有田稅的事,按楊喜妹家里的一些田地,被定為中田,每畝地需要納銀2分。包括了所有的耗銀和附加稅。還有攤入田土中的役。在往年風調雨順時,稅收一般占到農田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可以每年交清,留下家中一些糧米,過年過節時可以吃個飽。
不過從幾年前開始,這年景不好,田地的收入越來越少,一畝地收不了幾斗糧,有些年還一畝地顆粒無收,加上征收稅糧折銀的多,賣糧時,商人壓價,換的銀少,拿銅錢去換銀,又銀價太高,搞得手中地銀子越來越少,加上田地欠收,最后結果是,家里每年地稅糧都是拖欠,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
雖然稅糧拖欠不是楊喜妹一家,而是高家會鎮普遍地現象,不過小老百姓的,拖欠稅糧,總是內心害怕擔憂,能交清是最好的了。
此時聽了呂春姐的話,楊喜妹歡喜的同時,道:“我們農家的,干些活怕什么,只要能掙到錢,再辛苦也不怕。”
隨后她又奇怪地道:“奇怪了春姐,什么時候鎮內出現有人收揀羊毛呢,以前可沒聽說過這事,那些養羊的俺也見過,從來沒有人收過他們的羊毛?”
呂春姐說道:“這個姐姐就不知道了,聽說是前些時間,有幾個州城的大爺們下來收羊毛,將羊毛修整后,就運到五寨堡去,說是五寨堡搞了個啥子的毛紡廠,要很多羊毛,你說也奇怪了,這什么地毛紡廠要那么多羊毛做啥呢。^^君??子??堂??^^”
楊喜妹只是喃喃道:“五寨堡……”
呂春姐看楊喜妹的樣子,笑道:“喜妹,是不是想你家男人了,聽說你男人前幾天去了五寨堡做工?”
楊喜妹道:“是啊,我家男人聽外村人說,那個什么五寨堡辦了很多作坊工廠,正到處招人,只要肯干活,什么人都會要。現在農閑,我家男人就尋思著去掙些工錢,前幾天,他和村里幾個壯漢子們都結伴去了。”
呂春姐嘆道:“是啊,最近鎮里的男人都走光了,搞得俺家的男人也是心動,整天說想去五寨堡看看,看能不能掙些銀子,唉,也不知怎么了,那五寨堡真那么好,一個個都往那兒跑?”
說到這里,她道:“好了,我們趕快去吧,等會遲了,孫夫人會不高心的。****”她指著前面一座大屋道:“看,這不就到了。”
二人趕快往那邊而去,隨之涌入那座大屋的,還有一群的鎮內婦女,都是聽到消息后趕來地。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商人樣子的人,正從屋內出來,指揮著一群伙計樣子的人,將一捆捆羊毛抬入馬車中,給鎮內增添了幾分商業的氣息。
那座大屋離鎮內的稅吏房不遠,一般來說,大明各個州縣城為了催收田稅,都會在各個村鎮設立分支稅站,高家會鎮也設有一個稅吏房,內中就兩個稅吏,一個叫李三倉,一個叫王登選。
看著楊喜妹和呂春姐等婦人走入那屋中,稅吏李三倉道:“看來孫夫人的生意很火紅啊,這些天我數了數,差不多有近兩百個女人進入孫家做事了。而差不多今天,就有兩批商人整好羊毛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