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來福暗嘆了口氣,古代中國,向來都是要面子多過要里子,這高麗棒子是什么東西。作為后世的他可是明白得很,不過現在朝鮮國上下確是對大明非常恭敬就是了。
明面上黃來福恭敬地道:“皇上英明,是臣愚昧了。”
不讓朝鮮國代償軍費,不過萬歷帝卻對讓日本國割地賠款,償付軍費,倒是興味昂然。這是他與眼下大明朝臣及以往的大明皇帝區別最大的地方。
萬歷帝興致勃勃地道:“倭人擾我屬國,確是應該給于懲戒,不過,日本國國弱民窮,他們有那么多的銀子嗎?”
黃來福微笑道:“皇上有所不知,我大明民間,特別是江南一帶,稱日本國為“金銀島”,據臣從一些商賈中得來的消息。日本國每年出口到江南的銀子,都在百萬兩之間,他們的銀子多著呢?”
在16世紀后期時。日本就是東方最大地白銀供應國,與當時西邊的墨西哥一起,占了世界白銀流通量地25%,可見日本的白銀儲藏量之大。就算到了十七世紀后期的1684年到1710年間,日本白銀出口總量還在188噸之間,平均每年出口7噸。
萬歷帝的瞳孔一下子放大了,他的眼睛射出了璀璨的光芒,好半天,他才恨恨地道:“沒想到日本人這么有錢……哼。等朝鮮國亂平后,定要讓這些倭人賠付百萬兩白銀地代價,以作為懲戒!”
黃來福遲疑道:“賠付百萬兩銀子是不是太少了,依臣之見,最少應該讓他們賠付三千萬兩地白銀……嗯,能賠付一萬萬兩地白銀是最好的了。”
萬歷帝又有種呼吸透不過氣來地感覺,他輕咳了一聲,道:“此事容朝鮮亂平后再說。”
他看向黃來福,道:“朕想過了。放國債之事,必須謹慎,黃愛卿可寫個折子,讓朕好好看看。還有,如何說服朝臣,也是個問題。”
到這里,萬歷帝臉上現出了憂慮,大明文官的威力,他是經常領教的。只要他們認為是錯的。就是前仆后繼,寧死不屈啊。萬歷帝可以想象得到。國債這個東西,先這名字,就通不過朝堂的那班文官們。
黃來福自然明白萬歷帝地憂慮,他就是光看史書,也明白這班腐儒們的威力,他低聲道:“皇上,如朝堂上不可行,臣可私下聯絡那些商賈們,為皇上分憂。”
萬歷帝凝視了黃來福半響,嘆道:“或許到時真要如此了。”
黃來福慷慨激昂地道:“為皇上分憂,微臣義不容辭。”
萬歷帝感動地點了點頭,道:“我就知道黃愛卿是個忠臣。”
忽然他想起一事,問黃來福道:“對了,黃愛卿,聽說你神池堡那幾個礦產經營得不錯?”
黃來福道:“托皇上洪福,微臣的神池堡大煤礦及神池堡大鐵廠地經營,己經平穩。微臣的數堡包稅,神池堡各礦產收入居功甚偉。”
萬歷帝眼中現出迷茫之色,道:“朕不明白,為什么黃愛卿的各礦產經營平穩,而朕累次想開礦,都有群臣勸阻呢?要知道,開礦可收取稅金,礦工還可化為兵,在外可救饑,在內可備用,這是好事啊。”
黃來福想說這些礦產早己被各地官員及豪強們瓜分完畢,己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你下詔開礦,就是絕了他們的財路,他們當然要勸阻了。面上這話當然不能說,只是意有所指地道:“其實微臣初次開礦時,也是阻力眾多,當地豪強勾結馬賊騷擾,是臣殲滅了馬賊后,才順利開礦的。”
萬歷帝點了點頭,道:“朕明白了。”
黃來福不知道,他這個話語,更堅定了萬歷帝將來詔令天下開礦的決心。
臣談到這里,天色己暗,萬歷帝有了一套解決財政危機的良法,心情愉快,看黃來福也越順眼,他喚進了一個太監,讓他在翠華園備下酒宴,他要款待黃來福,那太監看了黃來福一眼,心下暗暗詫異,密談還不夠,還要設宴款待,這姓黃的,也太讓皇帝寵溺了吧,面上是恭敬地去了。
萬歷帝對黃來福笑道:“忠明,來,朕帶你去見朕地鄭愛妃,她也想見見你。”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