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來福對劉全利說了些什么話,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劉全利從總兵府邸出來時,滿臉的喜色,額頭上一片烏青,還有一些血痕,顯然是叩頭過重造成的。閱
他顯然顧不上理會這些,只是興沖沖地往軍營而去。走過寧武城的街上,不時有人滿臉笑容地向劉全利行禮問好,這讓劉全利心中很是滿足。在原總兵劉明安倒臺后,他也是頹廢了一陣,舉目所見盡是排斥不屑的目光,語中多為陰陽怪氣。
但現在,他們還敢嗎?劉全利內心得意洋洋地想到。劉全利知道現在的寧武官員武將們,表面上對自己親熱,背后卻頗有些鄙夷的話語,說自己才拋棄前主人劉明安不久,又快地靠上了新主人黃來福。但這又如何,吃飽肚子,比什么都強。
算成陽歷,現在己經是十月了,寧武的天氣頗有些寒意,但劉全利卻是一點也不覺得,只是內心火熱,大步地街上行走著。陪在他身旁的一些親兵們,也同樣是挺胸凸肚,充滿了氣勢。
寧武關內的軍營有多處,其中靠近七百戶街,就是原總兵劉明安的標兵營地。眼下這個標兵營地,除了一半仍由標兵們住外,余者的一半,己經是由五寨堡來的來福營所居住。
才靠近軍營,就聽到來福營那邊傳來一陣陣的喊殺訓練聲,在柵欄旁,擠滿了看熱鬧的寧武關原總兵標兵們,各人一邊看著,一邊議論紛紛,臉上都是充滿了敬畏之色。
劉全利也是心下暗暗佩服,果然不愧為黃軍門身邊的標兵,就是英武彪悍。就是在軍營內,都忘不了訓練,哪象自己的兄弟,一個月訓練一次就不錯了。
除了訓練外,來福營那邊。還充滿了喧嚷的聲音,這是來福營士兵們在修整軍營之地。
這個軍營,雖然算是寧武關內最好的營地,但對于來福營地將士們來說,卻是臟亂差,難看之極,如同一個大豬欄一樣!因此住進來之后。他們就開始修葺營地。
對于自己的軍隊,黃來福一向是非常關心,他立時投入重金,由楊小驢全權負責,處理營房的翻修建設事宜。與五寨堡軍隊的營房一樣,這里新建營排。每一營排,只住著一個百總的士兵。每個營房后興建公共廁所。開挖排水溝,設立手壓機井,興建大伙房等。
很快,這里就煥然一新,除了少部分地方外,大部環境整潔,每天水嘩嘩地流,就算將士們每天訓練得再辛苦,也能洗個干凈。加上來福營每天豐盛飯食傳出的香味,都讓旁邊軍營的原標兵們垂涎三尺。直憧憬自己也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原標兵們正議論紛紛。這時有人道:“劉參將回來了!”
立時眾人涌了上去。七嘴八舌地詢問。
現在這個標兵營中只余兩千人,由兩個千總分別帶領。一千總名叫鐘明安。一千總名叫姜楊榮。此時鐘明安與姜楊榮都是擠上前來,期盼地對劉全利參將道:“劉爺。事情怎么樣了?”
劉全利滿臉紅光地道:“告訴將士們一個好消息,軍門己經答應收我們為親隨標兵了,還賞了我們一個營號,叫寧武營,在明日的時候,他就會給我們這半年的軍餉。”
立時軍營內一片沸騰,人人都是歡喜無比,總算找到依靠了,以后總算又衣食無憂了。笑話,標兵,也就是總兵的家丁們,豈是普通營兵能比地?
家丁不但每月有一兩五錢的銀子,而且年末還有一兩銀子的年賞,不克扣不說,軍器軍衣等都是最好的。如果戰時出了什么意外,家主還會撫恤養老。這也是為什么在大明軍隊中,人人都想爭當家丁了。
他們這種沸騰的情形傳入對面的來福營地營地中,正在練習射箭的顧大刀哼了一聲,道:“這些人好命,讓軍門瞧上眼,收他們為家丁。說起來,他們除了是本地人外,哪一點有資格充當家丁了?”
楊小驢此時也在他身旁,他久在黃來福身邊,又善于揣摩黃來福地心思,聞笑道:“軍門自然有軍門的考慮,他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是需要這些人出面的,不管怎么說,他們是寧武關的地頭蛇嘛,有些事情辦起來方便。”
顧大刀若有所思,他道:“算了,不想了,這些事情太復雜,我還是練我的弓箭吧!”
在原標兵營營地這邊,現在該叫寧武營了,一片歡騰中,劉全利對鐘明安及姜楊榮道:“鐘兄弟,姜兄弟,今日在總兵府中,軍門有事吩咐,你們到我的營房中來。”
鐘明安及姜楊榮二人互視一眼,隨劉全利往他營房去了。
第二天,總兵府的一干幕賓家丁們,果然抬來了一個個大箱子,里面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黃來福來寧武關,別地東西帶得不多,但銀子,可是隨行帶了很多。
放銀子地還是何如鎮,他掌管后勤輜重得力,所以黃來福將他調來寧武關了。
按名冊上算,眼下寧武營有兵二千一百一十六人。士兵每人每月以一兩五錢銀子算,軍官每人二兩銀子到十兩銀子不等。
大明軍餉的放是半年或是一年一次,由于他們地前主人劉明安倒臺后,他們事實上被視為普通營兵,糧餉放老是拖拖拉拉,他們己經有半年沒領到軍餉了,冬天來了,也要有冬衣。此外還有馬匹的馬料錢等。至于吃空餉,寧武營倒是出奇地沒有。
其實以寧武營的軍將們來說,雖現在同樣算是黃來福的家丁,但他們的待遇,可趕不上來福營,來福營的普通士兵們,每人每月都有二兩銀子地月錢。每月放,此外吃喝住等都是軍中包了。不過寧武營的人己經滿足了,他們也有自知知明,知道自己可不能與來福營的將士們相比。
按黃來福的老方法,士兵們領取糧餉時。都是一個個唱名給與,并不經手軍官們,這樣可以避免軍官們的吃空餉,喝兵血。一般家丁們地糧餉克扣雖不如營兵衛所軍中那么厲害,但也多少存在這種現象,寧武營既然己經由黃來福管理,就要按黃來福的方法來。
這樣的方法。自然是讓劉全利等一些軍官們有些遺憾,糧餉不能由自己經手,就沒有了克扣軍餉的條件。不過黃來福對他們說了,只要辦好那件事,以后每年都有大把的分紅,所以現在的劉全利。己經將自己視為財主,有點不在乎這些小錢了。
何如鎮在上面分軍餉冬衣。寧武營將士們個個上前領取,在名冊上畫押,個個是興高采烈。到手的白銀都是上好地成色,冬衣也是五寨堡生產的大明樣式呢絨軍大衣,帶有羊毛軟圍脖,溫暖舒服。讓人人都是歡喜不己,滿場都是熱鬧的喧沸之聲。
很多寧武營的官兵還是寧武關當地人,他們拿到豐厚的糧餉冬衣回家后,他們城內城外的家人,個個同樣歡喜不己。這個冬天。他們一家人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