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吟了半晌然。各部族所擔憂的事情也不能不顧,這樣吧,我們先派使前去聯絡那山西總兵黃來福,看看他是什么意思,能否商議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出來!如果不能的話,再派人去見天朝天子。”
眾人想想只有這個方法了,最后眾人同意了三娘子的意思。
此時的黃來福,己是從老營堡視察回來。又在五寨堡轉了一圈后,回到了寧武關。
有感塞外移民及各地礦產繁雜之事,黃來福低調地在五寨堡成立了一個移民局及礦務局,又在寧武關建了一個分支。專門主管塞外移民及各地開礦之事。當然,他成立這個局那個局,其實都是打著私人幕府的名義。并不是公開的官員組織。
除此之外,黃來福這些天還每天出席楊巡撫倡議地止奢侈,正風俗等政務商談事宜,眼下這個倡議正轟轟烈烈地在大明全國開展,一時之間,各省各州各地官員們高談闊論,滿口的節儉論。
這個所謂的止奢侈政風來自不久前御史趙文炳的一道上疏。他在上疏時極論國朝風俗之壞,倡議各地節儉!
他道:“近來風俗奢侈,攀比相高。數日之糧,不足供一席之費。百畝之入。不能買一身之衣。嫁女則玄黃耀目。送死則幡幢滿天。居室雕梁畫柱,車馬飾以金錫。披緇削。多于農夫。梵宮玄觀,擬于北闕之盛。以至綴珠玉于倡優。緊曳朝履于仆隸。風俗如此敗壞,民豈能不窮!京師為四方之極、大臣為百官之望。大臣不行節儉,何以為百官地表率。京師不行節儉,何以做天下的榜樣。輔臣、九卿,宜身先節約,以為眾倡。京師不能節儉,當責之五城御史。直省不能節儉,則責之撫、按!”
萬歷帝見后,深以為然,下令各地各官實行。
一時之間,這個運動轟轟烈烈,大有風行全國的趨勢,百官們的穿衣打扮,宴請吃喝,大為收斂。連楊巡撫也是多天招開會議,大談厲行節約的必要。不過黃來福看各地也是作秀,這種奢侈之風己經深入了民間及官場的骨髓,豈是區區一道政令所能禁止的?
果然數月之后各人又故態復萌了,一年后,眾人己是徹底地忘了曾有過這道上疏禁令。
當然,此時對于楊巡撫的倡議,黃來福也是報著捧場地態度,眼下二人貌合神離,不過由于礦產之事,二人己是一條繩上的螞蟥,面子上能合作些,就合作些吧。
萬歷二十二年八月二日。
經一個山西商人引見,三娘子派來的私人使見到了黃來福,談及了塞外之事。對于這一天,黃來福早有心理準備,他心中微微一笑,心想:“總算來了!”
關于這個問題,關系到自己未來在塞外的展,所以黃來福決定親自去歸化城與三娘子談談,畢竟在使面前,很多事談不清楚。
而且在黃來福地計劃中,經營塞外需要恩威并重,三娘子領的蒙古部落是自己拉攏的對象,而河套部地蒙古部落,則是將來自己嚴厲打擊的對象。
不過一個總兵出塞,這是一件大事。在現在的大明朝,就是各地總兵每年遣將出塞燒荒時,都必須要向皇帝請示,更不要說象黃來福這種情況了。
因此黃來福通過馬久英公公,向萬歷帝密報了這個情況,這也讓他想到一個問題,自己是否需要向萬歷帝討要一個密報上折的權力。畢竟二人合作賺錢,很多事情是見不得光的。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渠道上奏,否則被內閣的一些人知道,就事情麻煩了。
不久萬歷帝的密旨下來:“便宜行事!”
得到許可后,黃來福就快地行動起來,他調派了來福營五百標兵們,隨同出塞,前往歸化城。當然了,對于外邊的人來說,黃來福則說是出塞燒荒。
(晚上還有一章!)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