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
海龍囤莽莽群山四邊的明軍營地己是一片喧嘩,源源不斷的旌旗從各營而出,慢慢匯集到了海龍囤關銅柱關前的一塊平川之地上,經過數日的歇息后,明軍又恢復了對海龍囤的攻擊。
此時這塊小小的平川之地己是擠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盡是黑壓壓的人頭,人數怕有數萬之多,連周邊較為平緩的山地上也是站滿了軍馬。此時人人神情肅然,看旗號,軍陣上的軍士大多是山西大同兩鎮的軍馬,特別是大同鎮的軍馬,更是站在最前哨攻擊位置。
二十一日的商議結果還是硬取海龍囤九關,畢竟海龍囤的地勢就是如此,楊應龍又是死守不出,什么計謀都是無用。不過自平播之戰后,經過數月戰斗,各省官兵都己是疲憊不堪,急需修整,如要求他們再次血戰而奪海龍囤,怕是有心無力,因此此后的攻擊戰斗,便是留在了以精銳聞名,又一直休養生息的山西大同兩鎮兵馬身上。
而攻擊的第一波,便是由麻錦統領的大同鎮五千兵馬主導。
黃來福時間約早上八點,軍隊己是集結完畢,不絕的鐵甲與如林的槍矛,顯示出肅殺的氣勢,讓后方觀戰的各省友軍心中暗嘆兩鎮軍馬之精,果真是名不虛傳。
列陣后,兩鎮數萬將士一直.沉默不語,只是等待攻擊的命令。雖是數萬人,但陣地上卻是鴉雀無聲,只有軍旗的獵獵聲響,顯示出兩鎮官兵良好的軍事素養。
在軍陣后的一塊丘陵高地上,阻.擋視線的樹木早己被砍伐一空,頂盔披甲的家丁林立,盡顯森嚴戒備。在一塊巨石前,黃來福凝視著前方數里的銅柱關,神情平靜,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他身旁,簇擁的盡是系著大氅,身穿鐵盔鐵甲的大明軍將們,漢將土司官,盡是環侍在側。連三省巡撫們,也是披了一身的鐵甲,神情有些緊張地等待戰斗的開始。
不知過了多久,黃來福回過頭.來,對身旁的麻錦道:“麻將軍,開始吧!”
麻錦抱拳大聲道:“末將領命!”
馬蹄聲響,他己是領著幾個親隨將官下了高地,往.己方軍陣而去。
不多久,大同鎮軍陣中便響起了號角聲,一部軍馬.出了軍陣,往前方不遠的銅柱關方向殺去,竟是大同鎮總兵麻錦標下參將,其侄子麻承勛,領軍二千人,作為攻擊先哨。麻錦一出手就讓自己的侄兒領軍出戰,其中更有一千人是自己的麾下家丁,果然是作戰決心堅定。
大同鎮隨黃來福而來播州的五千軍馬中,盡是.從大同鎮中挑選出來的甲等軍,不但個個是青壯軍士,特別是成為甲等軍后,在黃來福供應下,他們軍械糧餉充足,武器裝備精良,也多少有過訓練,在大明西南各省中只要每天能吃飽,一年有過幾次訓練就算精兵的觀念中,他們己算是精銳中的精銳。
不說黃來福的.家丁還有山西軍大部,就算是大同鎮軍馬,一色青壯,加上其待遇與裝備,放在西南各省中,己是讓各省官兵們羨慕嫉妒不己。眼紅之下,自然有各種風風語傳出。
特別是這幾月中,山西大同兩鎮官兵多盤據在重慶府周邊沒有什么惡斗,更讓許多西南軍士土兵們不滿。他們的語傳到兩鎮官兵耳中,己是讓他們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輪到自己攻擊了,自己要好好表現一下,而且如果打得好,依總督大人的人品,自然不會抺了他們的功勞。
麻承勛領著二千軍馬向銅柱關逼去,領頭是一千總領的數百刀牌兵,人人身材高大彪悍,身披鐵甲,眼現兇光,正是總兵麻錦麾下的家丁。其后又是千余火器手,手持鳥銃火槍等,西南天氣濕熱,弓弩不堪用,遠程火力支持,非火銃不可。特別這些火銃中,還有黃來福支援的五寨堡燧火銃數百只,更是增加了其火銃手的威力。
再就是麻承勛的中軍預備隊,銅柱關前的道路崎嶇狹窄,兵力不容易展開,正面攻擊的兵力不可能很多,留下一部預備隊,除了可作幾波攻擊之勢外,還可隨時作戰場支援,力壓敵關于一點之用。
最后是由各營輔兵輜兵上千人推拉著的大批火炮戰車,足有上百門之多,依銅柱關前的地形,這己是所能容納火炮最多的門數了。而且由于道路難行,沉重的火炮拖拉非常艱難,不說人,就連騾馬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這些火炮大多是西南當地的一些土炮及佛狼機火炮,均是樣貌粗大之貨,威力小,射程近。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不說此時黃來福的新式火炮還沒有制造出來,就是制造出來,也多是幾百上千斤重,這千山萬壑的數省之地,以現在大明的道路情況,也不容易從山西運到四川來,除非那些幾十斤重的虎蹲炮。不過顯然的,以虎蹲炮的身程射威力,對險要的海龍囤九關不可能會有什么作用。
在眼下海龍囤周邊的二十萬明軍中,論起火炮,各營自然是不少,可以對攻打各關口的明軍提供充足的支援,所以麻錦部作為先哨攻擊時,黃來福很快就從各營中調撥了大批的火炮前來。只可惜海龍囤的地形大大地限制了火炮的使用,讓明軍的攻勢威力大減。眼下對銅柱關的攻擊,只希望這么多火炮能多少揮一些作用罷了。
在這些大批的輔兵中,還有許多人抗著長長的云梯,海龍囤幾關之間都有石墻隨山勢綿延相連,馬道相通,各關又是城門高深,沒有云梯架設,不要想有一個軍士能爬到關口上去。
麻承勛率軍慢慢逼去,很快,海龍囤關銅柱關那高厚的城門,石砌的城墻己是落于眼底。明軍一早的動靜海龍囤上早己聞知,此時見明軍果然再次逼來,城上的土兵己是一片的大呼小叫,關口總領來回大聲呼喝,只是督促手下防守。不久,銅柱關上更是號旗號鼓響起,余者諸關土兵土將聞聽后紛紛前來支援。
關上的大呼小叫中,麻承勛領大軍在銅柱關山腳下停立不動,等待火炮的先攻擊。眼下前面的道路己是慢慢狹窄高升,崎嶇蛇行至城門下。在這山腳下,己經滿是幾日前戰場的痕跡,到處殘留著攻關的器具云梯,還有銅柱關上扔下來的滾石炮瓶等,隨同被砸爛的泥沙石塊散落各處。斑斑的血痕隨處可見,空中中似乎殘留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及硝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