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二十九年這場大規模的災害一直到年底才有所平靜,此次黃來福的地方治理能力及賑災能力再次引起眾人的側目,在整個大明北方都是一片凄慘的時候,黃來福境下兩鎮卻是屯田豐收,百姓安居樂業,這不能不引起有心人的思考,到底是原因何在。
而由于黃來福的治理成績及對自己的力挺,萬歷皇帝是越來越對黃來福滿意,特別是今年八月時,黃來福動大明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來的財物都以皇帝的名義賑濟災民,讓流民們對皇帝百口稱頌,這更是讓萬歷高興。
因此,在接下來黃來福向萬歷帝上疏在大明各地設立災害緊急預防體系時,萬歷皇帝當然是立時答應了。眼下大明己經有全國體系的礦務局與稅務局,仿效這兩局再次成立災害預防局,并不是什么難事。當然了,該局借鑒的目標自然就是黃來福在兩鎮設立的災害相關部門。
對于這個什么災害預防局,百官們自然是有許多非議,不過在萬歷皇帝的力挺下,該局順利設立。事實上,在大明此后幾年的災害中,如萬歷三十一年南北的大水災中,萬歷三十二年京師的大水災中,萬歷三十三年廣東、福建等省的大地震中,都揮了重要的作用。
……
很快在沸沸揚揚中,萬歷二十九年過去,萬歷三十年(16o2年)來到。
這年的春天,五寨堡一些農場中多了一種新式的栽培作物:土豆!
早在萬歷二十三年時,黃來福的家丁阿智從南方帶回來了花生,土豆,玉米,紅薯,煙草等數種高產農作物種子。這些年中,五寨堡農政部一直在對這些種子進行研究培育。希望能培育出一些優良品種推廣天下。
幾年過去了,適合在炎熱地方生存的花生,玉米,紅薯,煙草等幾種農作物良種在五寨堡仍沒有培育出來,不過耐寒的土豆良種卻己是培育出來,并試著在五寨堡一些農場中開始栽種。
消息傳開,黃來福大喜,別人不知道這土豆的妙用,黃來福卻是知道的,如果這土豆大規模推廣開后,真不知道可以活民多少。
……
黃來福在為土豆歡喜若狂時,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師仍是一片沸沸揚揚,百官各種紛爭不休。
各樣紛爭是大明官場老現象了,動不動什么事情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不過今年京師官場似乎有了一些新意,出現了另外幾種不同的東西。在去年的京師官場中,雖然攻擊黃來福,攻擊萬歷皇帝的開礦榷稅論一樣不停,不過久了聽眾也是厭倦了,攻者也多少膩了,加上黃來福文章的打臉緣故,攻擊萬歷皇帝與黃來福的文章今年少了很多,不過另外一種所謂“清議”及廷臣樹黨相攻現象卻是突然冒了出來。
所謂的清議是由東林黨所引起的,早在萬歷二十二年時,吏部郎中顧憲成被革職為民,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由于遙相應和者甚多,東林之名大著,人稱東林黨。
這些東林黨人雖然大多在野,不過卻是喜歡評論,批評官吏,人稱清議。東林黨人的清議范圍很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官員喜好,都難逃他們的清議。
中國傳統官場都很在乎民間的讀書人輿論,特別是由于應和東林黨人的讀書人極多,這些東林黨人的清議,便似乎代表了大明的民間輿論看法,這幾年中,是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從今年開始,清議的力量,連廟堂上亦有畏忌。
在歷史上,東林黨人的清議力量確實是越來越大,往往有被清議褒揚的人便萬民傳頌,而遭受清議批評的人則是仕途蹇滯,難得升遷的現象。到了最后,清議甚至成為一種左右官員升遷或是影響其身家性命的龐大力量,連朝廷的用人也是看其清議,而不論其真才實干。最后,這種清議自然不可避免地淪為黨爭及意氣相爭的工具,加了大明的滅亡。
眼下東林黨人的清議力量雖然剛起,但己經顯示出了他的威力,很自然的,由于這些東林黨人肆意批評朝中官吏,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于是上下呼應,廷臣結成朋黨交攻,就是所謂的齊、楚、浙三黨攻擊東林現象。
一時間,雙方攻來攻去,一片的烏煙瘴氣。
對這些所謂的廷臣朋黨交攻,黃來福只是冷眼旁觀,靜靜地忙著自己的事。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