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壓著眼圈也笑了起來,“以前有人和我說這話,我當他是奉承,如今卻是信了,出了那樣的事還能一路好吃好喝的到京城,可不就是有福氣。”
張睿笑瞇瞇的點頭,細細看去又比在侯府的時候再胖了些,越發顯的可愛。
待眾人落座,老太太歡喜的開口,“若說這福澤深厚還得是皇上,若不是皇上有心為西北戰事籌集善款,侯府一行也不會去到淮江,便不會遇到小公子,初見小公子便覺得他眼熟,可惜我老眼昏花上了年歲,怎么都想不起來。”
“后來才想起,可不就是像極了張家三郎小時的模樣?”
“回京的路上小公子多半的時間都和我坐一輛車,他聰慧知禮,就喜歡聽故事,乖巧的讓人怎么稀罕都不夠,就是侯爺也常念叨他。”
老太太有心為侯府攬功,這個時候王氏和辛安都不能拆臺,都笑著附和,尤其是辛安,“不僅是祖母,我身邊的翠屏姑姑也說眼熟。”
永安公主笑問,“就是因為眼熟才讓你帶了這小子回來?”
辛安笑道:“翠屏姑姑十幾歲便進了宮,她眼熟的人必定出自宮中,這是其一,其二就擔心公主怪罪了。”
永安公主玩笑道:“莫不是見這小子也算討喜,便想占為己有?”
“是。”
辛安老實交代:“小公子不僅模樣好更是招人稀罕,瞧著就讓人心頭歡喜,想要自己的養著,若不然我那弟弟也不會撿到后就直接帶回家,說讓他打雜換飯吃,結果就是養在灶上品菜。”
“聽說我想尋個男孩養在翠屏姑姑膝下才帶到我跟前來,原本他是想等忙過了那陣子就帶在身邊當弟弟養著的。”
“說起來小公子的心性著實讓人佩服,這么久的時間愣是半點沒吐露自己的身份,嘴嚴不說性子還穩,即便沒遇到我弟弟他也定能安然無恙的回到京城。”
就是瘋起來有點可怕,肉球都不敢見他了。
此時永安公主身上有為母的自豪,辛安的幾句話都夸到了她的心口上,雖說她兒子平安回來辛家是首功,但也不能否認她兒子的出色,她兒子都告訴她了,他牢牢記著他父親的話,是他自己選定的辛家,這樣的結果也能說明她兒子的眼光。
目光落在張睿身上,才多小啊,就這般出色了。
永安公主滿心的自豪。
對辛安的不居功滿意了兩分,兒子落到商戶人家手里,她原本已經做好了辛家人貼著她不放的準備,今日登門就是想來聽辛安說要求的,雖有了些好感,還是說了準備說的話。
“父皇說已對辛家有了賞賜,但我問了,對你可沒有,你辛苦將這小子帶回京城,又悉心照顧了好些日子,我心里感激,可有什么想要的?”
老太太和王氏的目光都落在了辛安頭上,尤其是老太太,面對這樣的誘惑她擔心辛安說出什么讓公主為難的要求,想要提前婉拒了此事,又覺得有些不妥,便只能寄希望辛安莫要昏頭。
辛安笑道:“不瞞公主,我并非不求回報的淡然高雅之人,相反還俗氣的很,然而我想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我的娘家已經因此換了門第,爹有官職娘有誥命,張家祖父甚至將軍中的買賣給了我爹,這已是極為的恩惠和榮耀。”
“得到的遠超所付出的,再要什么便是貪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