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正召集眾文武商量攻打漢中之事,外面報江東諸葛瑾求見。劉備驚道:“必是來索要荊州者也!”諸葛亮吩咐道:“先請使者到驛館歇息,稍后再相見。”劉備道:“諸位以為當如何應對?”吳用出道:“我等要興復漢室,尺寸之地,亦必爭也,孫吳無只矢功勞,安能教他拿了去!”龐統道:“加亮所甚是也。若是荊州給了孫吳,則日后北伐,道路甚難了。”糜竺道:“只怕若不給荊州,激怒孫權,同盟破敗,反給了曹操機會。”諸葛亮道:“其實以某看來,分割他一兩個郡,倒也使得。”宋江道:“軍師此是何!漢室土地,豈能舉手送人?”吳用道:“正是。莫不聞六國之亡,弊在賂秦么?”話音剛落,頓覺失口。好在眾人都未注意這個典故。
劉備望諸葛亮道:“有否方法,不把荊州與孫吳?”諸葛亮道:“若皇叔委實不舍,可以推得了涼州便返還荊州。只怕回話過去,孫權震怒,時局多變了。”劉備道:“既然如此,眾位請先到后堂歇息。”于是文武各自退下,劉備吩咐有請諸葛瑾。
須臾,諸葛瑾入,謂劉備道:“奉吳侯之命,前來恭賀劉皇叔取得益州。敢問何時可交還荊州諸郡耶?”劉備作難道:“本當歸還,只是近日新并了益州,士眾甚多,若是沒了荊州,難以容納安置。吾正與諸將商議北上攻打涼州,待得了涼州,一定交還荊州。”諸葛瑾道:“皇叔此差矣。當初說定皇叔取了西川便還荊州,如何變卦?”劉備道:“這個我非不知,只是荊州現有我弟關云長駐守,他最是心高氣傲。若還了荊州,無處安置。等我這邊取了涼州,再取他過來防守,方才為好。”諸葛瑾無,只得道:“既如此,煩皇叔作手書我回稟吳侯。”劉備作了書與諸葛瑾,再三叮囑:“子瑜回去見仲謀,望切表我不得已的意思,多謝,多謝。”吩咐多贈送禮物,送諸葛瑾東歸。
諸葛瑾走后,眾文武復出。龐統道:“這一去,怕孫權不肯甘心,興兵來奪荊州。”劉備驚道:“那如何是好?”諸葛亮道:“荊州有關云長、張益德鎮守,他二人都是勇武絕倫之將。但缺謀士相助。某意思我與龐士元回去一人協助大局。”龐統道:“眼下大事是討伐漢中,我二人少不得隨軍參謀,鎮守成都,若再分回荊州,這邊恐謀劃不足。”諸葛亮眼看法正,法正微微搖頭。忽然吳用起身道:“軍師說得是。兩邊皆不可少的。若不以吳用愚魯,某愿回荊州協助關云長。”劉備大喜:“吳加亮計謀深遠,肯去最好。可要帶多少人馬?”吳用道:“某隨同我梁山軍秦明,再請皇叔撥上將一員相助即可。”劉備看諸葛亮,諸葛亮道:“某遣孟達引本部二千人馬與你同去。”吳用拜謝。宋江暗問吳用:“加亮去了,我這里與何人商議?”吳用道:“荊州是時局關鍵,我恐關勝、李應不好策劃。這邊與林教頭、裴宣、蔣敬商議可也。龐統先生在,何愁吃虧?”
劉備又問:“討伐漢中軍馬,如何編排?”諸葛亮道:“漢中地勢險峻,須得主公親自前往,多提強兵猛將。梁山軍馬精悍,可為輔助。我與龐士元一人留成都主持,一人隨軍。”龐統道:“甚好,孔明可留成都。”諸葛亮道:“你病體未曾痊愈,漢中理當我去的。”龐統笑道:“孔明你若與我爭這個,沒甚道理了。”諸葛亮道:“既然如此,有勞士元了。”建安十七年九月,劉備親任主帥,龐統、法正為參謀,黃忠、魏延為先鋒,馬超、趙云為中軍大將,出葭萌關,東伐漢中。梁山軍亦出宋江、公孫勝、林沖、花榮、孔明、孔亮、李逵、李袞、項充、安道全、蔣敬、斐宣十二個頭領,二萬余軍馬,相隨并進。諸路人馬合計九萬,前后隊列長數十里,聲威震動山谷。成都留諸葛孔明與黃權、陳到等人守把。
漢中張魯聞得消息大驚:“劉備帳下有臥龍、鳳雛出謀劃策,又有關羽、張飛等熊虎之將,既取了西川,又興兵來犯,如何是好?”謀士閻圃道:“只好屯兵陽平關,以阻擋劉備之軍。”張魯道:“陽平關已有吾弟張衛守把,今可添兵前往。”于是遣大將楊昂、楊任引軍五千,前去增援。那楊昂是壟右人,身長八尺,使一條五金混鐵槍,甚是驍勇。張衛在陽平關日日盼望,見來了救兵,甚是歡喜,于是加緊把守。
劉備前鋒魏延、黃忠引副將數十員,精兵一萬五千,勇猛突進,不日抵達陽平關下,安營扎寨。于是便出兵挑戰。關上張衛、楊昂引軍下來,兩陣對圓,張衛道:“汝主劉備乃織席販履之徒,占了西川五十四州,尚且不足,還要來并我東川耶!”魏延道:“米賊以邪道蠱惑人心,今我興漢大軍到此,還不快快投降!”張衛大怒,教副將任平出馬,魏延舞刀殺出,戰不三合,一刀將任平斬下馬來。劉備軍陣前鼓聲大作。楊昂看得火起,拍馬而出,魏延揮刀迎上。兩個你來我往,戰有二三十合,不分勝敗。張衛看魏延勇武,又見軍馬精悍,恐怕不敵,于是吩咐鳴金。黃忠乘勢擂鼓掩殺,漢中兵不能抵敵,都退進關去。黃忠、魏延麾軍攻打,關上亂箭滾石雨點一般下來,打得蜀軍紛紛退下。二將見上面守得牢固,于是也收兵回營。
次日再出挑戰,關上不下來。發兵猛攻,又枉自損傷了不少軍馬。黃忠、魏延召集眾將商議道:“關隘牢固,上面兵馬又足,強攻難下,不妨先駐扎此地,等皇叔大軍趕到。”便看校尉武松站出來,慨然道:“我等既任先鋒部隊,便當沿途攻克,為大軍開道。今日方才進入漢中地界,遇一小小陽平關,便裹足不前,豈不愧對皇叔重托?”魏延道:“某非不知重任也,但陽平關乃漢中第一要隘,張衛、楊昂皆米賊重將,屯守于此,不可小看。武將軍且少安毋躁。”商議了一陣,置酒與眾將會飲,然后各回本帳。
且說武松回到自家營里,酒癮上來,吩咐心腹嘍羅把私帶的老酒拿出來吃。吃了十余大碗,頭腦暈暈,乃拍案大叫:“魏延黃忠妄稱名將,見個小小陽平關,嚇得耗子一般膽。待俺乘這夜色,獨闖進關去,把守關將官全殺了,卻不是大功一件?”計議定了,當下吩咐集合本寨人馬。那武松帳下有六七百兵卒,其中一半是梁山上的嘍羅。為頭的副將急忙相勸道:“頭領,關上有千軍萬馬,頭領還是先去歇息,待明日會同大軍,一起攻關罷。”武松怒道:“放屁!俺當初赤手空拳,打殺老虎,這關上兵馬,還能狠過老虎去?”拔刀出來:“你與不與我整軍?不然我一刀殺了你!”將官不敢違抗,只得把人馬盡數點起,悄悄出寨。是夜恰好黑云遮天,難以見物。武松教人馬先停在轅門口,自己搖搖晃晃到關前看了一回。關上士卒看不真切,也不在意。武松雖醉,心里還是清楚的,一眼瞅見關隘依山而起,旁邊山崖上有一棵大黃菓樹,盤根漫枝,伸到關墻之上,心中暗喜,回來吩咐道:“你等到關前潛伏等待,待我混進關去。等到廝殺起時,便沖來接應。一邊飛報黃、魏兩將軍攻關。”將官唯唯。武松道:“待會你等若敢不進來,俺定不輕饒!”說完,穿上自家黑袍,配兩口刀,搖搖擺擺往山崖那邊走去。部下數百官兵看得面面相覷。
武松走到山崖旁邊,兩手用力,不一刻攀到了大樹丫杈之上,離地數丈。一陣山風吹來,渾身一凜,酒醒了大半。看看前面離開關上城垛還有一丈把遠,躊躇二三,將心一橫,顫巍巍站到樹干之上,右腳邁出,左腳狠命一蹬,大吼一聲,整個人如黑鷹般飛撲到城垛之上,刀光閃處,早將一個巡城小校砍翻。關上軍將大驚,急急來看時,武松雙刀如行云流水,但聽鋒刃切割骨肉,噗哧有聲,關上頃刻已是尸橫遍地。但這陽平關有一兩萬軍馬,當時戒備森嚴,立刻有武將率精兵包圍上來。武松大呼大叫,猱身殺進戰團,也不等他有用弓弩的空當。漢中軍馬被這瘋漢一陣沖殺,正在忙亂,忽然聽得關中人聲嘈雜,一隊軍馬自己殺了起來。眾軍叫苦不迭,忙慌慌四下躲避。
原來是中箭虎丁得孫,自從與史進里應外合破了葭萌關,自己仍回張魯這邊,讒逼降了馬超。張魯叫他引軍協防陽平關。這日正帶隊巡哨,忽聞有人夜襲,看時卻是武松。心下大震,雖然不知就里,當即叫心腹傳令,梁山帶來的數百原班人馬在關中四下鼓噪,擾亂視聽,一面親引軍殺上關來接應武松。武松見到丁得孫:“原來老丁在此!”丁得孫道:“行者哥哥如何到了此處?”武松道:“休得多問,隨吾殺下去接應大軍!”于是會合一路,先到城樓上砍斷吊橋鐵索,再殺下關門。那武松本來不認得關中地勢,只是胡亂沖殺;得到丁得孫數百兵卒,真是如虎添翼。此時關外,黃忠、魏延聞得飛報,各自點起軍馬來到關門之前,武松沖下城樓,正逢張衛引一隊軍馬趕來,武松大吼一聲,上前便砍,張衛用刀招架,只覺得武松力大刀沉。戰戰兢兢殺不到六七回合,撥馬便走,他這一走,周圍軍將誰敢死戰?武松殺到門前,丁得孫部下軍士開了關門,外面劉備軍吶喊一聲,一起擁了進來。關中守軍雖多,各自找不到方位,皆不敢抵擋,張衛從關隘背面走脫,楊任晚了一步,后路已斷。他靈機一動,先在墻下面躲避,待劉備軍鋒頭掠過后,再拼力從正門向外沖突,殺開血路,自關外抄山道走了。楊昂正在奔走,不防火光中黃忠殺到。楊昂雖勇,此時心中虛弱,戰不到十合,被黃忠手起刀落,砍于馬下。關中士卒,有死者,有降者,也有潰逃出者。到五更時分,紛亂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