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真吵!”啪,傳話器里,汪工關閉了內部通話器。繼續埋頭,通過光腦閱讀著進行基地建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以及相關計劃。
其他三名研究人員翻了翻白眼,也相繼關閉了通話器。認真地閱讀著資料。
蕭強一笑,這些研究人員比他想想地更加神經大條啊。在這種非常情況下,他們還能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專業上,實在讓人佩服。
屏幕上。忽然閃現出一個信號,一個綠燈閃爍了五秒鐘后消失。
這是飛船的駕駛員,用這種方式。向他們提示:“空天飛機駛出機庫。登月飛行。即將開始!”
蕭強等人望著那個閃爍的綠色信號,直到它消失。
他們都失去了說話的興趣。陷入沉思。
烏托邦計劃,他們一切動力的源泉,就寄托在他們這些人身上。奮斗了這么多年,今天就是決定未來的時刻。
空天飛機在大型拖車的牽引下,慢慢駛入專用跑道。
在萬眾地歡呼聲中,無數的記者,拍下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空一號,一切準備完畢,請求起飛!”空天飛機的駕駛員向塔臺申請起飛。他們并不是寰宇公司人員,并不知道,在他所栽地飛船中,還隱藏著八名額外的乘客。
“跑道已清理,可以起飛!”在塔臺上,梁院長透過玻璃窗,看著壯觀的空天飛機,激動地下達了起飛命令。
轟,發動機啟動,巨大的轟鳴聲形成地聲響,震得玻璃咯咯作響。
尾焰噴出,灼熱的火焰讓周圍空氣變得紊亂,形成一幅抖動的圖像,仿佛置身于水中。
空天飛機緩緩滑行,速度逐漸加快,向著遠處筆直的跑道,轟響著飛奔而去。隨著速度提升,滑行道十五公里處,空天飛機地機頭上翹,如一頭龐大的巨鳥,離開了地面。
歐!
無數的帽子扔上了天空,跑道上,都是追著空天飛機地媒體記者們,一架架攝像機對準了天空。
更多地記者,在指揮部地協調下,涌進了附近的地面指揮部,隔著玻璃窗,拍攝著大屏幕上,傳來地空天飛機各項數據。
全國的各個大型地面追蹤站紛紛開機,追蹤空天飛機的身影。
不計其數的人,坐在電視機前,從電視屏幕上,觀看這次振奮人心的登月直播。國外,同樣有無數的人,在關心這次登月行動。
空天飛機在高空加速,渦輪發動機停機,超燃沖壓發動機啟動,飛機如離弦之箭,飛速上升。
二十公里,超燃沖壓發動機停機,火箭發動機啟動。
空天飛機仰頭向上。
一個半小時的飛行,空天飛機到達近地軌道,在程序控制下,進入軌道,開始繞地球飛行。
這一次登月飛行,為了獲得更高初速度,采取了三百公里的近地軌道,遠遠低于空天飛機的最高飛。
空天飛機的貨艙慢慢打開,機械爪將飛船抓了出來。
飛船的動力系統開啟,三名宇航員檢查著飛船的儀器儀表,隨后開啟發動機,調整飛船姿態,進入地球衛星軌道。
發動機再次關閉。
飛船繞地球飛行了一周,飛行員利用這三個多小時,由光腦計算著飛行軌道。之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第二次開機,利用地球自轉的力量將飛船甩出去。以每秒鐘十二公里的速度,與赤道呈十五度角,向著月球飛去。
獲得了足夠的初速度,發動機再次關閉,以節省燃料。
星際飛行是漫長的,從地球到月球。足有三十八萬公里,大多數時間,宇航員只能檢查各種設備。
到達十萬公里以后,飛船的速度漸漸減緩下來,降低到了每秒鐘三公里,以慢速飛向月球。不過此時已經脫離了地球引力圈,慢速即可。
飛船此時開始繞中軸心自傳,這樣可以避免灼熱的太陽始終照射一個方向。降低溫度對飛船的傷害。
船上的宇航員脫下了太空服,他們已經進入了長途旅行時刻,不用再身著笨重的太空服了。
現在,是他們地休息時間。
可是蕭強他們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他們沒有大型維生設備,只能待在狹小的空間里,靠著太空服的維生系統,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氧氣供應。
連他們身上的束縛。也沒有松開。
因為,此時慣性和引力正處于平衡狀態,相互抵消,整個飛船都處于了太空失重環境。沒有束縛。所有的人都會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飄來飄去。
幾名科研人員,在空天飛機脫離大氣層的時候。盡管有緩沖座椅。還是受到了一些沖擊。
雖然此刻已經進入了地月飛行。飛行十分平穩,他們還顯得有些精神不振。沒有再繼續工作。蕭強這些年一直沒有停止過鍛煉,再加上一年多地太空飛行適應,緩了一口氣,就恢復過來。
汪工等人連東西也沒有吃,就睡著了。
太空失重狀態下,他們一點胃口也沒有。而且,為了吃點東西,都要想擠牙膏一樣,將食物及出來。喝水也是一樣,要不然,它就會飄在艙中,變成漂浮的一顆顆水珠。
少吃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減少生理反應。
在太空中解手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早期的太空人,簡直為此痛不欲生。稍不注意,大小便就會飄得滿艙都是。隨著科技進步,空間站和大型飛船上,總算可以用真空便池,將宇航員地排泄物收集起來。
但像蕭強他們所容身的這個微型飛船上,顯然不可能安裝一個真空衛生用具。大家在上飛船前兩三天,就開始節約飲食,少吃飯少喝水。此時,更是盡量少的進食,希望度過這三五天的地月飛行,再解決必要地生理需要。
按照飛行計劃,他們要在地月飛行階段,度過兩天半時間。
可是飛船駕駛員在查詢了智能系統之后,改變了計劃,在地月飛行中途,再一次打開了加力,加快了飛行速度。
他們害怕蕭強等人出意外,寧愿多消耗一點燃料,也要盡快讓蕭強等人登月。
兩天半的飛行,他們縮短到了兩天,為蕭強他們多爭取了半天時間。代價就是,他們回去時,將拋棄大部分的物資和設備,所得到的數據,也只能暫時保存在飛船資料庫,回去再作進一步分析。
反正多消耗燃料,也能保證他們回到地球。
畢竟月球地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從月球逃逸所需要的速度,相對地球上起飛,要容易多了。
從地月飛行進入月球軌道并不是那么簡單地事,宇航員們通過傳感器收集到地數據,小心地修正著飛行軌道。
地月飛行時地速度很快,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與月球擦身而過,進入茫茫的太空。
此時,飛船已經受到了月球地引力影響,本來已經開始減速的飛船,又悄然加速,向月球飛去。
所幸光腦的處理速度相當快,各種數據傳遞到光腦,由智能系統進行分析,迅速就得出了結果。飛船調整了姿態,在太空中翻了一個身,將推進器一端向前,由光腦控制,啟動火箭發動機,為飛船減速。
一切就像行動前,在盤古世界中虛擬的結果一樣那樣完美,沒有絲毫驚險,飛船被月球引力捕獲,成為了一個繞月球飛行的衛星。
這一過程中,飛船恰好是飛行到月球的背面,隔斷了飛船與地球的聯系。
當飛船進入月球軌道,繞道月球正面,和地球再次建立連接,宇航員向地面指揮部報告:“我已進入月球軌道,一切正常。”的時候,屏幕上,所有的地面指揮部工作人員,都歡呼起來。
飛船繞行了幾圈,一方面是降低高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對月球降落區,作最后的調整。
一個小時以后,飛船開始登陸月球。
月球引力拖著飛船,快速下降。
智能系統根據不斷傳回的數據,偶爾啟動一下發動機,用火箭推力,減緩飛船下降的速度。在光腦的操縱下,這個動作精確之極,極大地降低了燃料損耗。
由于有上兩次,無人探測器傳回的精確資料,飛船毫無懸念地降落在預設地點。不用像阿波羅十一號那樣,降落時才發現,他們選擇的降落區域,竟然是一個亂石橫亙的隕石坑。
起落架落下,飛船彈了一彈,穩穩地停了下來。
艙門打開,宇航員走出了飛船座艙,小心地扶著懸梯向下,伸出腳,慎重地在月面上,踏了下去。
這一刻,地球上全國歡聲雷動,一瓶瓶香檳被打開,泡沫溢出,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我們,為了人類的未來而來!”首席宇航員如是說道。
一面國旗在月球上展開,并被插在了月球上面。這是見證,是中國成為一個強國的見證。
月球車也開了出來,飛船上只留了一名宇航員。
這些其實都是作秀,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所有的行動都很正常,似乎只是普通的月球考察,或者說,是一次宣傳。
在電視鏡頭看不到的地方,物資艙門正在悄然打開,蕭強等人乘坐的微型飛船離開了物資艙。
動力系統啟動,微型飛船下方噴出火焰,讓飛船漸漸漂浮起來。隨著尾部的火焰噴射而出,飛船想著他們早已選好的方向,飛了出去,并很快消失在視線中。
沒有任何人察覺,蕭強等人來到了月球。烏托邦計劃,進入第二階段。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