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沈青云來到辦公室。
坐下沒多久,胡國忠就來到了沈青云面前。”
“書記。”
胡國忠拿出幾份材料,遞給沈青云說道:“這幾份材料您需要看一下,簽字。”
“好。”
沈青云點點頭。
隨后。
他看了一眼胡國忠,開口說道:“老胡,你有沒有合適的秘書人選?”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胡國忠基本上已經倒向了自己,沈青云倒是不介意把秘書的選拔交給他來做。
“我留意一下吧。”
胡國忠想了想,對沈青云說道:“辦公室這邊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您看看您有什么具體要求呢?”
“年紀不要太大的,最好是外地人,跟華陽市本地沒什么牽扯。”
沈青云直接說道:“筆桿子要硬,機靈一些就行。”
說著話。
他笑了笑,隨意的說道:“我這個人平時喜歡下基層,起碼得能跟得上我的思路。”
“好的。”
胡國忠聯盟點頭答應著。
隨后便退出了沈青云的辦公室。
既然打算要投靠沈青云,那他肯定要盡心盡力。
在市委秘書長這個位置上他干的好好的,當然不愿意離開華陽市。
畢竟真要是換個地方,雖然還是副廳級,但含權量卻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
所謂官場中的含權量,是對某一職位在權力體系中實際影響力的隱性度量,它像一把無形的尺子,丈量著職位在資源分配、決策鏈條、人際網絡中所能撬動的真實力量。
不同于行政級別這種明碼標價的標簽,含權量更貼近權力的本質。
說白了,這是能讓他人不得不配合的能力,其高低往往藏在制度條文的縫隙里,顯現在具體運作的細節中。
其核心構成可拆解為三個維度:一是職能權重。
直接掌握人事任免、財政審批、項目審批等硬權力的崗位,含權量天然偏高。
比如同是處級,組織部干部科科長能決定科級干部晉升提名,而檔案局業務科科長僅負責檔案管理,前者含權量遠高于后者。
這類崗位因直接觸碰權力核心,常被稱為實權崗。
二是資源調配半徑。
含權量與職位能調動的資源規模、范圍正相關。
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雖與普通區縣的局長同級,但因手握土地出讓、稅收減免、項目審批等權限,能直接影響企業生死和區域經濟,其資源調配半徑覆蓋資本、土地、政策等關鍵領域,含權量遠超同級別崗位。
三是權力網絡節點價值。
處于權力樞紐位置的角色,即便級別不高,含權量也可能驚人。
比如省委書記的秘書,雖可能只是科級或處級,但因能直接對接核心決策層,掌握信息差、傳遞意圖,其意見往往能影響多個部門的決策,成為權力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這種含權量源于對信息和人脈的壟斷,屬于隱性權力。
含權量的高低,還體現在不可替代性上。
那些能決定他人利益得失的崗位,因權力具有排他性,含權量顯著高于輔助性崗位。
而一些清水衙門的領導,即便級別不低,但因缺乏資源調配權和決策話語權,含權量往往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