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的濱州,晨霧裹著雪粒打在國資委辦公樓的玻璃幕墻上,凝成一道道冰痕。
濱州市國資委主任王鳳國站在門廊下第五次看表時,黑色轎車的影子終于穿透霧靄。
他下意識地拽了拽深藍色西裝下擺,這件去年新買的西裝,今早第一次穿就被冷汗浸出了深色的印子。
“主任。”
王鳳國身邊的人低聲問道:“這沈書記什么意思,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開常委會,跑咱們國資委來視察工作?”
“我上哪兒知道去。”
聽到這個問題,王鳳國沒好氣的說道:“我估計市委常委們都很好奇,要不你去問問沈書記?”
對方聞縮了縮脖子,哪兒敢在說話。
開什么國際玩笑!
這位沈書記雖然上任的時間不短,但大家如今都已經知道,這絕對是個手段狠辣的官二代,真正有本事的人。
沈青云下車時,帶著一身寒氣。
他沒像往常那樣與迎上來的人握手,目光越過王鳳國的肩膀,落在門楣上濱州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銅牌上:“王主任,聽說你們檔案室保存著全市國企改制的全套檔案?”
他的聲音平靜,卻讓王鳳國的后頸瞬間泛起涼意。
很顯然,這位沈書記來者不善啊!
“是的,是齊全的,沈書記。”
王鳳國側身引路時,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上滑出半寸,緩緩說道:“九五年第一批改制企業開始,每卷檔案都按規定保管。”
這種事情上面,他不敢隱瞞沈青云,畢竟沈青云的身份擺在那里,人家自己也能夠查到的。
“走吧,過去看看。”
沈青云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面,朝著國資委辦公大樓走去。
身后一大群人跟著他的腳步,一個個臉色都很嚴肅。
市委書記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開常委會,卻來到國資委進行調研,這本身就代表著某種信號。
檔案室在三樓西側,鐵門推開時發出吱呀的老響。
三十組鐵柜擺在那里,空氣中飄著樟腦和霉變的混合氣味。
沈青云徑直走向標著輕工系統的區域,手指在積灰的柜門上劃過,留下一道清晰的白痕。
“濱州第一造紙廠,五七年建廠,零四年改制。”
他突然開口,像在背誦某種早已爛熟的經文:“職工總數兩千三百六十二人,其中離退休五百六十七人,當時評估凈資產三千五百萬。”
王鳳國的喉結猛地滾動:“沈書記對情況很熟悉。”
“我不光熟悉數字。”
沈青云彎腰抽出最底層的檔案盒,封條上的紅色印章已經褪色,平靜的說道:“我還知道,這家廠改制時,職工應發買斷款總額四千三百萬,實際發放不足一千八百萬。”
他戴上白手套,指尖捻起一張泛黃的工資表:“秦佑天,技術員,工齡二十年,應發三萬八千六百元,實發一萬三千元。這中間的錢,去向是什么?”
檔案管理員小李慌忙翻找臺賬,手指抖得差點把文件夾掉在地上:“這,這可能是分期發放的記錄……”
“分期十年?”
沈青云把工資表拍在金屬臺面上,發出哐當巨響:“還是說,分期進了某些人的口袋?”他突然轉向王鳳國,眼神像冰錐:“你們這些國資委的干部,對這些事情了解么?”
“這個,我們真不知道。”
王鳳國猶豫了一下,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
“是么?”
沈青云冷笑道:“可是每年都有造紙廠的群眾上訪。甚至幾年前還有人舉報,當初負責改制的工作組副組長,收受賄賂,是一臺奧迪轎車,你們怎么處理的?”
王鳳國的眼鏡滑到鼻尖,他扶眼鏡的手在抖:“當時,當時查過,說是他個人借款……”
“個人借款?”
沈青云冷冷的看著他:“你覺得這個理由合適么?”
說著話,他沒好氣的說道:“我看了你們國資委去年的工作總結,說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化解。這就是你們的化解?把老百姓的血汗錢變成領導的豪車?”
隔壁辦公室的人都被驚動了,趴在門縫里張望。
王鳳國的臉漲成豬肝色,站在那里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如果是別人批評他,他或許還敢反駁一下,可沈青云的身份擺在那里,人家是市委書記,下一步是省委常委,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夠反駁的。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省國資委主任,面對沈青云的時候,那都是沒有任何底氣的。
沈青云沒理會他的忙亂,轉身走向另一個檔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