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場擴大。牛糞堆肥,肥田。”
萬福村像一個巨大的工坊,高效運轉。男人開荒種地、修渠養牛、在榨油坊和船廠出力。女人紡紗織布、料理牲口、在新建的豆腐坊(用豆渣)干活。學堂里,孩子們除了認字算數契約,也開始學簡單的農事和手藝。
北上的船隊已經增加到三艘。韓頭兒成了船隊總管。他們跑熟了北邊水道,帶回的皮毛、藥材、牛羊越來越多。萬福村的倉庫堆滿了貨物。
季如歌在村公所召集了胡記和其他幾個大商號的掌柜。
“皮毛,藥材,牛羊,都在這里。”季如歌指著倉庫,“萬福村不零賣。各位掌柜,誰吃得下,報個整價。價高者得。”
掌柜們看著倉庫里成色上乘的貨物,眼熱心跳。單獨吃下,需要巨額現銀,但轉手利潤也驚人。
一番緊張的競價。
“羊皮,我全要!每張二兩二錢!”
“狐貍皮,十五兩五錢!我包圓!”
“藥材,打包,五百五十兩!”
“活牛二十頭!活羊一百頭!我出這個價!”
老童生帶著幾個賬房飛快地記錄、核算。最終,幾大倉庫的“北貨”被幾家大商號瓜分一空。換回的銀子,裝了整整幾大箱。
“季村長,以后有貨,務必先通知我們!”掌柜們捧著契約,心滿意足地離開。他們知道,萬福村這條線,是條淌著金子的河。
銀子再次變成耕牛、鐵器、棉麻種子、造船的木料,還有付給村民和工匠的工錢。萬福村家家戶戶的米缸滿了,倉房堆著新布,孩子穿著新衣。學堂又擴了一間,請了位懂醫術的老先生,教孩子們認草藥和處理簡單的傷病。
楚驍的信鴿又來了。這次字跡沉穩:“水路通,貨暢其流。北狄王庭遣使,欲定邊市于河口。可否?”
季如歌把信給韓頭兒和老童生看。
“北狄王庭?那比零散部落大多了!真能定下邊市,以后交易更穩當,量更大!”韓頭兒很興奮。
老童生摸著胡子:“得防著他們耍詐。邊市地點、規矩,得定死。”
“回復楚校尉。”季如歌說,“邊市可設。地點,在險灘北岸我方控制地。規矩,我方定。交易貨品,我方清單為準。同意,派使者來萬福村談。”
信鴿帶著回信飛向邊關。
季如歌走出村公所。遠處,新榨油坊巨大的水車緩緩轉動。河邊,第四艘船的骨架正在搭建。田野里,新種的冬麥已經冒出青綠的嫩芽。學堂里,孩子們跟著老先生辨認草藥的誦讀聲隨風傳來。
懷里的小方塊,隔著衣物,傳來穩定而持續的溫熱。這點溫熱,是北境凍土下奔涌不息的力量。它推動著水車,轉動著紡機,更推動著整個萬福村,向著更富足、更強大的未來,滾滾向前。
京城?龍椅?已成灰燼。而萬福村的燈火,在油香中,越發明亮。季如歌看著眼前的一切,轉身走向豆腐坊。那里新出的豆干,需要嘗嘗咸淡。賺錢,壯大,讓這片土地在安寧中越發豐饒,這就是她的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