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季星洲點頭。
“韓總管,人貨平安。”季如歌看向韓頭兒。
“定不辱命!”韓頭兒抱拳。
船帆升起,吃滿風。纜繩解開。船隊再次駛離萬福河,奔向大海。
萬福村繼續運轉。榨油坊轟鳴,油香彌漫。新收的棉花采摘下來,堆成小山。水力紡紗機日夜不停,棉麻紡成線,織成布。布匹一部分入庫,一部分運往江南商隊。
田野豐收。花生大豆顆粒歸倉。水稻金黃,沉甸甸。村民們忙著收割、脫粒、晾曬。倉庫堆滿糧食。
劉老實家的新荒地打了糧食。他婆娘在豆腐坊當管事,工錢不少。兩口子真把兒子送進了學堂。孩子背著新書包,蹦蹦跳跳。
三個月后,船隊未歸,信鴿先至。
第一封:“抵香料島。野林廣袤,香氣濃烈。”
第二封:“雇島民五十,簽五年長契。學采摘、曝曬、烘焙。建簡易工棚。”
第三封:“首批胡椒、丁香收成。品相上等。船隊分兩路:樂山留島監工;星洲率三船載香料、硬木返航。韓總管、王譯官隨行。七日后抵。”
七天后,三艘大船駛入河口。船吃水深,載滿香料和南洋硬木。
季星洲下船,皮膚更黑,神情干練。
“村長!香料島成了!雇的島民老實,手藝學得快。如風哥留下管著,建了曬場、庫房。這是島上收的第一批香料,品相最好!”他指著搬下船的麻袋。濃烈的辛香瞬間彌漫河灘。
“南洋硬木又運回一批,造船最好!”
“這是與蘇祿、渤泥新簽的契書,香料專供我們,量大價優!”
老童生帶人清點入庫。上等胡椒、丁香、豆蔻,數量驚人。價值遠超上次的珊瑚玳瑁。
季如歌翻看契書和季星洲帶回的香料島賬目。島上雇工開銷、產出記錄,清晰明白。季如風管理得不錯。
“島上人手夠?”她問。
“暫時夠。如風哥說,等下一季香料花開,需更多人采摘。”
“好。”季如歌對老童生道,“傳話:萬福村再招人。愿去香料島做工者,簽五年契。工錢雙倍,包吃住,期滿分田。有家室者,可帶妻兒。”
告示貼出。重賞之下,報名踴躍。流民、本地村民,甚至附近州縣聞風而來的窮苦人,都想去搏個前程。老童生嚴格篩選身體強健、老實肯干的。
一個月后,兩艘大船載著新招的二百名工匠、農夫、管事,以及大量糧食、工具、布匹、藥品,駛向香料島。季星洲領隊,李主簿隨行。
萬福村本土也沒閑著。榨油坊旁,新建了“香料作坊”。水力驅動石碾,研磨烘干的胡椒、丁香成粉。再分裝小罐,貼上“萬福香料”標記。
“香料粉,價更高,更好賣。”季如歌對管事的說,“配比按南洋方子。”
研磨的辛香混合著油香,飄散在村子上空。小罐香料和油罐一起,裝上江南商隊的馬車。萬福村又多了一樣招牌貨。
季如歌走在倉庫區。一邊是堆積如山的糧食、棉布、油罐;一邊是成袋的香料、成捆的硬木、成箱的異域物產。學堂里,孩子們在學簡單的番語單詞和算術。船塢,第七艘、第八艘船的龍骨鋪好,用的是南洋運回的硬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