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們輪流摸著那小塊織物,柔軟厚實,帶著毛線的暖意。
“真暖和!”
“比夾襖貼身!”
“學。”季如歌把竹針和毛線分下去,“先織小片,練手。會了,再織整件。”
婦人們興趣高漲,圍坐在一起學。起針,繞線,挑針……竹針在手指間翻飛,彩色毛線漸漸變成密實的織物。手巧的很快掌握,織出平整的小方塊。手慢的互相請教。
幾天后,第一件完整的羊毛衫織出來了。用的靛藍色毛線,圓領,套頭,袖子略長。針腳不算完美,但厚實緊密。
“試試。”季如歌讓一個半大小子穿上。
小子套上靛藍羊毛衫,扭了扭身子:“村長……好軟!好暖!像裹了層小羊羔!”他臉上驚喜。雖是春日,早晚仍寒,羊毛衫貼身穿著,暖意融融。
消息傳開,更多人來看。摸著那厚實柔軟的靛藍毛衣,感受著那獨特的暖意,人人稱奇。
“比棉襖暖和!還輕便!”
“貼著身子穿,風都鉆不進!”
季如歌下令:“紡紗坊分出一半機器,專紡細羊毛線。”
“染坊,按需求配色。”
“針線坊擴大。招更多婦人,學織羊毛衫。按件計工錢。”
“樣式:圓領套頭,高領套頭,開襟系帶。尺碼分大小。”
羊毛衫工坊成立。紡好的彩色細毛線分發下去。婦人們領了竹針,坐在工坊里,手指翻飛,彩色毛線在針尖跳躍,漸漸變成一件件厚實暖和的羊毛衫。針腳從生疏到熟練,速度越來越快。
第一批羊毛衫完工。靛藍、赭紅、姜黃……厚厚一疊。
季如歌讓人送給楚驍幾件,給邊軍試穿。又讓北去的商隊帶給耶律齊可汗幾件。
幾天后,楚驍派人快馬送來消息:“羊毛衫甚好!輕暖貼身,兵士執勤,寒夜難熬,得此物如得至寶!速供五千件!銀錢照付!”
耶律齊可汗的使者也來了,帶著幾匹上等馬駒:“可汗試穿羊毛衫,贊不絕口!草原寒風刺骨,此物貼身穿,勝皮裘!愿以馬匹、牛羊換羊毛衫!先要三千件!”
訂單像雪片飛來。邊軍、草原、江南商隊、甚至準備出海的下批船隊,都指名要羊毛衫。
老童生看著堆積的訂單,撥算盤的手飛快:“羊毛成本低。”
“織成衫,價翻十倍!”
“凈利……海了去了!”
羊毛衫工坊燈火通明。紡紗機、染缸、織衣婦人的手,晝夜不停。五彩的毛線變成一件件抵御寒冷的衣物,流向寒風凜冽的邊關,流向朔風如刀的草原,流向更廣闊的市場。
季如歌拿起一件新織好的姜黃色羊毛衫,厚實柔軟。懷里的小方塊,隔著衣物,傳來穩定溫熱。這點溫熱,驅動著清洗羊毛的水流,也驅動著紡紗機的飛輪,更化作了千萬根毛線,編織成網羅寒意的溫暖。腳下的路,每一步都踩在資源與技術的轉化上,織進民生,也織進財富。她放下羊毛衫,走向染坊。新到的靛藍葉子,需要驗看成色。
羊毛衫工坊運轉起來,織出的都是基礎款:圓領、套頭、素色。實用,但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