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和好如初,感情反倒比從前更加甜蜜融洽,仿佛在蜜糖里又添了一勺油,愈發濃稠得化不開。
他們不僅一同用了早膳,那清粥小菜也吃得有滋有味,席間眼波流轉,笑意盈盈;到了午間,靖親王府更是熱熱鬧鬧地擺開家宴,一家老幼齊聚在前院花廳的迎春花架下,吃了一頓難得的團圓飯。
陽光透過繁密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杯盤交錯間,歡聲笑語不絕于耳,其樂融融。
經過這一次小小的風波,景家上下也更加透徹地了解了太子胥子澤的品性與擔當,更看清了自家女兒(孫女)景春熙那份堅定不移的心意。
雖然這賜婚來得早了些,讓人有些措手不及,但轉念一想,早些定下,反倒能從容不迫地及早做準備,方方面面都能考慮得更周全些。
果然,午后上值的時間還未到,宮里的儀仗便已到了蓉恩伯府門前。
主事的衛姑姑領著皇后賞賜的太監和宮婢,總共三十人,井然有序地進了府。
那衛姑姑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穿著一身得體的宮裝,談舉止滴水不漏,眼神活絡,一看便知是個八面玲瓏、極會辦事的人,吩咐起事情來利索爽快,毫不拖泥帶水。
最讓景春熙心頭一緊的是,這次皇后真真切切地送來了兩位教養嬤嬤。她一想到日后要被規矩束縛著,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頭,露出幾分苦惱的神色。
胥子澤在一旁瞧見她這模樣,忍不住輕笑出聲,湊近了些,低聲溫安慰道:“放心,這兩位嬤嬤并非那等刻板嚴苛、墨守成規之人。是周嬤嬤親自挑選的點派之人,算起來也是她的徒兒,最是懂得變通。”
聽他這么一說,景春熙再仔細打量那兩位嬤嬤,見她們約莫四十多歲年紀,面容雖嚴肅,但眼神溫和,對自己行禮時更是恭敬有加,沒有絲毫怠慢,她那顆提著的心才稍稍放了下來。
胥子澤便索性當著眾人的面,朗聲對景春熙說道,話語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維護:“熙兒,該學的規矩自然要用心學。不過,這些人既然已是賞賜下來而非暫時借用,那便是你的人了,如何安排、如何使喚,全憑熙兒你做主處置。”
太子這話說得清晰明白,帶著明顯的警示意味。底下站著的所有宮人聞,臉色皆是一凜,心中那點可能的輕視和懈怠立刻收了起來,個個屏息凝神,愈發恭敬謹慎。
_l